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年12月21日新聞)盡管價格每公斤上揚了8至16元,但寧海縣一市鎮的養殖戶卻高興不起來:青蟹遭受病菌侵害,導致大批死亡。養殖戶收入減少已成定局。
一市鎮是寧海最大的青蟹生產基地,正常年份青蟹產量在500噸以上,估計今年減產一半左右。養殖戶褚孟達承包了25畝青蟹養殖塘,只收了500多公斤青蟹,而去年將近1250公斤,減產一半多。牛臺村養殖戶杜鉆軍的妻子告訴記者,今年云娜臺風過后,刮起了西北風,氣候忽冷忽熱,青蟹開始大量死亡,她買了9000元的藥物投入塘里,仍無濟于事。
據專家分析,此次青蟹死亡,主要受養殖模式影響。一市鎮1.2萬畝內塘養殖與塘外灘涂養殖連為一體。內塘以養殖青蟹為主,混養對蝦、蟶子等。灘涂養殖主要品種為泥蚶,養殖泥蚶必須使用一種藥物,殺死一切蟹類、魚類等生物,才能保證其正常生長。而在目前條件下,一市鎮養殖戶的養殖方式大都屬粗放型,大部分內塘為無遮攔養殖塘,受養殖泥蚶藥物污染的海水很容易直接或間接地進入內塘。此外,由于養殖方式為多品種、多批次混養,極易發生交叉感染。像今年對蝦發病時,養殖戶處理不及時,青蟹吃了病蝦后也發病。且一塘青蟹發病,周邊養殖塘的青蟹也同樣易發病,形成連帶損失。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