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年07月31日新聞)青蟹,與湖蟹、梭子蟹并稱“三大蟹”。青蟹的外形與梭子蟹相似,但甲殼較為圓鈍。額緣有三角形額齒4枚;眼窩緣具眼前齒各1枚;前側緣各有側齒9枚,其形狀似鋸齒,故名為“鋸緣青蟹”;
三門青蟹在全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總量是全省的二分之一、全國的五分之一,并以每年2萬畝的速度遞增,初步形成“三門青蟹橫行天下”之勢。
在杭州近江水產品批發市場有一塊大型廣告牌,上書“三門青蟹橫行世界”,是三門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立的。但是,假冒的“三門青蟹”如今已經橫行杭州。
“三門青蟹”遍布杭州
你拎著菜籃子到農貿市場買菜,見到一筐筐青中泛黃的青蟹,攤主唾沫橫飛地推薦:“這是正宗的三門青蟹!”有些攤位索性標明:“三門青蟹”、“三門灣青蟹”。
消費者最相信超市了,無論是內資超市,還是外資超市,青蟹是必備的菜籃子商品。在這些超市里,很多都在堂而皇之地銷售“三門青蟹”。
走進酒家飯店,眼下正是吃青蟹的好時節,因為河蟹還沒有上市,青蟹正是出水的旺季。幾乎所有店家都說自己的青蟹來自三門,是正宗的三門青蟹。有些店家在水族池邊就掛上了三門青蟹的標簽。
在近江水產品批發市場,有八個青蟹批發攤位清一色掛著“三門青蟹”的牌子,農都批發市場水產部的六個青蟹批發攤位,有一半說是三門青蟹。其中究竟有幾個是真正的三門青蟹?
大學生上書縣政府
最近,一位三門籍大學生到某酒店參加同學告別宴會,席中有一道清蒸三門青蟹。在校三年都沒有吃過家鄉青蟹的他一吃下去,覺得味道不對,并非記憶中的三門青蟹的味道。隨后,他關注了其他店家的“三門青蟹”,品嘗之后覺得都有假冒的嫌疑。于是,他上書三門縣政府,反映這件事,認為聽任三門青蟹的牌子被糟踏,對不起三門的父老鄉親。
這件事引起三門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三門青蟹這幾年走紅全國,即使在同樣出產青蟹的廣東和福建,三門青蟹也是供不應求,價格賣得比當地青蟹貴,仍然是有多少銷多少。惟獨在省城杭州,三門青蟹始終難以打開銷路,不少消費者反映,怎么三門青蟹到杭州味道就變了?
據三門縣海洋漁業局局長彭炳輝介紹,他們只在杭州近江水產品批發市場設立了一個專賣店,專門批發和零售三門青蟹,F在每天的銷售量在500-700公斤之間。而杭州全市每天青蟹消費量據統計為3萬公斤,除了其中極少一部分是自行從三門采購來的,絕大多數不是三門青蟹。而這些青蟹將近一半被經營者假冒成三門青蟹。
由此可以推斷,近江農貿市場水產品區的八個青蟹批發攤位有七個是在批發假冒三門青蟹,農都批發市場六個青蟹攤位賣的全部不是三門青蟹。杭州每天有一萬多公斤的外地青蟹冒充三門青蟹。
據三門縣駐杭州三門灣青蟹批發中心(專賣店)的總調度李灼紅介紹,杭州餐飲業只有樓外樓、張生記、三門灣、蕭山美食城等少數店家供應正宗的三門青蟹,此外所有店家賣的都是外地雜牌青蟹和垃圾青蟹(沒有打上激光標志的非正規渠道銷售的青蟹)。在超市、農貿市場銷售的青蟹也全部不是三門青蟹。
為什么都要冒充三門青蟹
賣青蟹就賣青蟹,各地青蟹有各自的特色,為什么紛紛假冒三門青蟹?
據了解,青蟹中三門灣的名氣就如湖蟹中的陽澄湖蟹。三門灣青蟹有悠久的歷史。俗話說:三門灣,金銀灘,是中國青蟹之鄉。
青蟹是三門農產品的一張王牌,以“殼薄、膏黃、肉嫩、味美”兩度躋身“浙江名牌產品”行列,并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
為應對水產品需求市場新變化,接軌國際市場,三門縣加大無公害水產養殖基地建設力度。無公害養殖基地面積約15000畝。目前六家企業均已通過省局組織的無公害養殖技術培訓,有關指標正在送檢之中。
為什么三門青蟹比其他地方的青蟹長得好?李灼紅的解釋是:三門灣是一個海灣,三面是山,一面是海,灣里風平浪靜,小螺螄等水族眾多,為青蟹提供了豐富的食餌,山上流下來的泉水與海水混合,形成了最適合青蟹生長的水域環境。
假冒者有暴利可圖
假冒三門青蟹,除了可以利用三門青蟹的大名,能夠吸引消費者外,還能夠用低成本的雜牌青蟹冒充高檔的三門青蟹,從而牟取暴利。
酒家飯店對這種做法特別感興趣。正宗的三門青蟹眼下的進價是雄蟹每500克38元,雌蟹每500克48元,而雜牌青蟹的進價只需十余元,成本只是前者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而店家加工后的價格在100元左右。如果用正宗的三門青蟹,毛利只有50%左右,而用假冒的三門青蟹,毛利可達80%。
為什么在超市和農貿市場也讓假三門青蟹橫行?經營者的想法和開酒店的人是一樣的,他們沒有進貨的積極性,消費者想買正宗的三門青蟹也沒門。當然,消費者這頭也有個價格比較,看起來外形一模一樣的青蟹,價格相差很多,一般會選擇便宜的。
而且現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之所以三門青蟹比較“貴”,是因為按照《三門青蟹地方標準》,不準用浸水的草繩扎青蟹,“一斤青蟹三兩繩”的現象消除了,當然價格也上去了,明碼實價。有些消費者還不夠精明,沒有仔細比較有繩的雜牌青蟹和松綁的三門青蟹到底哪個劃算,單純看標價,五花大綁的青蟹低得多。所以這也成為正宗三門青蟹沒有雜牌青蟹“狠”的原因之一。
假冒三門青蟹的源頭在哪里
正宗的三門青蟹“殼薄、膏黃、肉嫩、味美”,那么假冒的三門青蟹是怎樣的呢?
據經營者透露,假冒的三門青蟹多數來自福建、廣東、廣西,一般被稱為“南蟹”。比起三門青蟹來,南蟹殼比較厚重,肉質不飽滿,味道沒有三門青蟹鮮美。
上面說的這些區別,都比較“軟”,缺乏硬指標,有沒有量化標準來區別真假三門青蟹?據三門縣海洋漁業局彭炳輝局長介紹,三門縣近年來對打假比較重視,有關部門專門制定了《三門青蟹地方標準》,對三門青蟹的品種、質量、生產、包裝、儲運都有明確的規定。如果一一對照這個標準,三門青蟹是很容易識別的,但是青蟹有很多規格,比如雌雄、大小、生長期,仔細區分就有100多種。所以,對三門青蟹防偽還采取了一些額外的辦法。
李灼紅表示,三門青蟹在外省都還有名氣,在杭州遭遇“李鬼”,說明三門青蟹的促銷工作做得不夠。現在市場競爭激烈,僅僅有名氣還不行,必須服務到家,讓假冒者無可乘之機。
據三門縣海洋漁業局局長彭炳輝介紹:該縣專門成立了一個青蟹辦公室,現在與各地工商局聯系,對假冒三門青蟹的行為予以打擊。
餐飲業態度決定三門青蟹死活
餐飲業是“吃”青蟹的大戶,餐飲業對三門青蟹的態度決定三門青蟹在杭州的死活。
據杭州飲食旅店業同業公會介紹,三門縣政府對杭州市場十分重視,以往幾次中國青蟹節,都邀請杭州餐飲業的經營者參加。在杭州也召開過幾次推介會。三門青蟹的名氣是提升了,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通過打假,讓真正的三門青蟹走上杭州消費者的餐桌。
張生記大酒店的總經理干衛東說:三門青蟹的價格較高,但質量確實好,所以堅持用三門青蟹。三門青蟹目前在杭州的銷量不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現在蟹類很多,青蟹只是其中一種,三門青蟹又是青蟹中的一種。三門青蟹的名氣還不夠大,還需要加大促銷和宣傳力度。
紅泥花園大酒店總經理劉小英反映:他們正在和三門縣有關部門聯系,要進真正的三門青蟹,F在的問題是上門來推銷的很多,都說自己是正宗的,店家也分辨不清,只能通過實踐來檢驗,哪種肉質厚、黃多,價格也比較劃算,就進哪種。
新聞附件
三門:青蟹生產標準化
據臺州商報青蟹作為三門一張極具影響力的“名片”,似乎成了三門的代名詞:說到三門,人們就想到青蟹;說到青蟹,人們就想到三門。在三門青蟹成名的背后,標準化生產、包裝是極為關鍵的一環。就此意義上,有人指出,標準化成就了三門青蟹產業。
三門推出的青蟹地方標準,在全國最早。有關這個標準的制定對三門青蟹產業今后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無論怎么評價都不為過。從青蟹養殖作為三門農業的支柱,到青蟹作為產業成為三門經濟的支柱,再到青蟹產業的升級,官方對青蟹的定位的逐漸變化,正說出了個中道道。三門青蟹地方標準涉及到青蟹的生產、包裝、銷售以及青蟹的等級分類和味道品質。特別是在包裝環節上,標準化掃除了原來三門青蟹“一斤青蟹三兩繩”的不良名聲。
按三門青蟹地方標準規定,青蟹的包扎繩重量不能超過5%,也就是每斤青蟹繩重不能超過半兩。
為了規范三門青蟹的市場,讓青蟹產業走上規范有序的發展道路,三門成立了青蟹管理辦公室,抽調了工商、質監、海洋與漁業部門的人員,對青蟹的生產、流通進行了全方位管理。三門青蟹管理辦公室介紹說,辦公室自成立之后,共查處了20起青蟹不規范捆扎案件,查處違規的包扎繩近1000公斤,并對違規行為進行了嚴厲的處罰。嚴打之后,市場規范多了,超標捆扎包裝繩現象基本絕跡。
三門海洋和漁業局局長彭炳輝說,現在椒江一些地方出現的青蟹捆扎繩超重現象,以前在三門也出現過。他說,為了給三門青蟹“松綁”,縣里有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從標準制定到實施、到管理,再到宣傳,現在“松綁”基本已經深入人心。他認為,實施青蟹標準化,最關鍵的是落實。
小貼士 怎樣識別假冒三門青蟹
根據《三門青蟹地方標準》,三門青蟹背上用激光刻上防偽標志,標上優劣等級,用不超過蟹重1.5%的紅塑料帶捆扎,廢除了浸水的草繩捆綁。
由于嚴格控制激光刻印機的使用,目前尚沒有發現私自給青蟹打上三門青蟹激光防偽標志的做法,所以認準激光防偽標志的辦法比較可靠。
而扎青蟹的紅塑料帶上面也有三門青蟹的標志,但仿冒比較容易,所以不能單純憑這個標志來鑒別真假三門青蟹。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