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資訊:
記者今天在甘肅省水產科學研究所了解到,扁咽齒魚人工孵化在此間獲得成功,科研人員正在對苗種進行培育。專家稱,未來實現扁咽齒魚的人工放流,將改善整個黃河上游的水域生態系統。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生活在黃河上游的人們大肆捕撈野生魚類,每年的捕魚量逾萬斤,以扁咽齒魚為主。現在,扁咽齒魚已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中。
甘肅省水產科學研究所負責人介紹,扁咽齒魚是中國特有的魚類,生長速度慢,性成熟年齡遲緩,大概需要八年的時間才能成熟,它們以食藻類為主,對于水質的凈化、生態系統的平衡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滅絕,會直接威脅到整個黃河上游的生態安全,造成的危害是無法估量的。
針對這種情況,甘肅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從2000年起,開始采集部分扁咽齒魚進行人工馴養和親魚培育。此間業內專家表示,人工孵化扁咽齒魚的成功,將對維護整個黃河上游的水域生態系統平衡,以及對保護、修復黃河上游的生態系統、豐富黃河上游的生物多樣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