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海陽電視臺資訊: 近年來,山東省海陽市黃海水產有限公司承擔了國家863項目的“海水養殖種子工程”這一重要課題,在室內外順利進行了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鰨、紅鰭東方鲀和海參的規模化養殖,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這是該企業依靠科技進步,持續技術創新的結果。
2005年3月,山東省科技廳對黃海水產有限公司完成的“半滑舌鰨全人工親魚苗種培育”成果進行了鑒定。此成果培育半滑舌鰨大規格苗種127萬尾,開發出我國鰨類人工養殖的第一個優良品種,同時也標志著黃海水產有限公司在半滑舌鰨全人工親魚苗種培育技術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半滑舌鰨新品種的成功開發,立即改善了工廠化養魚結構,提高了養殖效益,半滑舌鰨魚在達到每公斤300-400元的市場價時,仍然供不應求。
“大菱鲆優質苗種培育技術及規模化生產”是黃海水產有限公司承擔的另一重要課題。它的研究成果在應用到實際漁業生產后,取得了極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極大地推動了大菱鲆在我市沿海乃至膠東半島的規模化養殖。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菱鲆苗種的選擇頗有講究,黃海水產有限公司目光獨到,在苗種培育上采用不同國家的魚種做親魚。
黃海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壽堂說,親魚就是雄魚和雌魚做種魚用的,在行業上叫親魚。公司從不同的國家引進了不同國家的親魚做親本,主要的科學道理是,因為現在全國搞這個大菱鲆魚的選育,大多數都是自繁自養,這里頭就產生了一個近親繁殖的問題。我們引進不同國家的親魚,主要是想解決防止近親繁殖。
2006年6月份,在“大菱鲆優質苗種培育技術及規模化生產”成果鑒定會上。鑒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在大菱鲆不同群體雜交、家系選育和優質苗種培育及規模化生產技術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企業的發展靠創新,創新的主體是人才。黃海水產有限公司雖然地處大閆家鎮海灘,但發展的思維卻非常廣闊,全國各地的海洋漁業專業人才,頻繁來往于這個企業,通過學術交流,使企業的科研成果一直處于全國的頂端水平。
黃海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壽堂說,公司積極引進人才,這些人才主要來源是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現在公司每年都從青島海洋大學,青島黃海研究所,海洋研究所以及全國眾多的水產科研機構邀請專家教授,這些專家教授到科研所來,一是帶著他們的科研課題過來做具體的科研工作,再一個他們過來會為公司員工授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