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3年02月18日新聞)按照市場經濟模式運作、完全與政府脫鉤的我國首家民間省級紫菜行業協會2月15日在南京成立,將成為應對加入世貿組織、推動我國行業協會改革的一種新嘗試。
江蘇省紫菜行業協會是一個政會分開,自主、自律、自養、自強的民間新型行業協會,由紫菜企業自己發起和組織,包括育苗、栽培、加工、營銷、機械制造、科研教育等相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個人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協會成立得到了廣大企業的積極支持,115家企業和個人成為首批會員,其中既有國有、股份制企業,又有私營、合資、外資企業、科研機構和個人,具有較廣泛的代表性,為協會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江蘇海岸綿長、境內灘涂遼闊,氣候適宜,環境優良,有著無可比擬的生產優質紫菜的自然條件。經過30多年的發展,條斑紫菜栽培面積10萬多畝,已經達到了年產17億張、產值7億元的產業規模,占國內紫菜業的90%以上,形成了整套的基本產業體系。但是,隨著紫菜產業的不斷發展和入世后的國際環境,國內紫菜業長期存在的企業分散、規模偏小、區域色彩明顯等問題日益突出。這些問題引起了國務院和江蘇省的高度重視,業內人士強烈呼吁組織起來,通過統一的生產經營行為,以應對挑戰,爭取更大的發展機會。
新成立的紫菜協會理事長許璞說,江蘇省紫菜協會成立后,會根據廣大會員的意愿和紫菜產業的發展目標,按照"自理會務"的原則,有效地展開協會工作。
一是拓展產業發展空間,開展產業調查,提出紫菜進入國際市場的意見與方案,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談判,爭取合法權益,開拓紫菜的國內外市場。
二是策劃建立統一的產品交易市場,提交紫菜產品統一交易的方案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
三是籌建行業質量認證制度,通過廣泛的合作,制定規范的、嚴格的、排它性的質量控制標準,盡快在會員中強制實施。同時加強協會的服務功能,為會員提供便捷優質的信息資訊服務。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