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重口裂腹魚屬鯉科,裂腹魚亞科,俗稱"雅魚",主要分布于長江、青衣江等水系上游,為四川省名貴經濟魚類。該魚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深受人們喜愛,現市場批發價格達150元/千克。近年來由于過度捕撈,環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設的影響,重口裂腹魚的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為了保護這一寶貴資源,開發地方旅游名貴水產品,政府大力支持對"雅魚"的保護和人工馴養工作。目前,重口裂腹魚已成為一個新的養殖對象。
一、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1.水質改良 可通過注入清水或其他水源來稀釋養殖池中的有害代謝物:也可通過使用微生態制劑(如光合細菌、芽孢桿菌、EM復合菌等)以形成優勢菌群,從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還可移植一些沉水性植物(如伊樂藻、輪葉黑藻、金魚草等)凈化水質,以改善生態環境,增強重口裂腹魚的抗病能力。
2.水溫調節 通過調節水溫抑制病原體的繁殖,加速重口裂腹魚的新陳代謝,降低應激反應。因為應激反應會引起重口裂腹魚的能量消耗,使機體的抵抗力下降,為細菌和病毒的感染,甚至疾病暴發創造機會。
3.控制生態環境 通過清塘除去野雜魚,清除競食生物,利用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的機理來控制或殺滅病原體,以保持養殖環境的生態平衡,促使重口裂腹魚健康生長。
二、魚病防治主要原則
1.預防為主,及時發現早治療 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嚴格消毒養殖池。平時積極進行預防,盡量減少魚體受傷,魚種入池前用5%食鹽水浸泡3~5分鐘,保持水質清新。一旦發病,要及時分析,對癥下藥,否則到后來即使能治愈,也會造成較大損失。
2.綜合考慮內外因素的影響 用藥前應綜合考慮天氣、pH值、水溫、魚饑飽程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一般晴天下午用藥較為適宜,且要準確掌握用藥濃度、用藥時間,以免造成人為損失。
3.進行生態防治 少用藥。一般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頻繁用藥會破壞水體正常生態環境,特別是一些刺激性強、毒副作用大的藥物更應謹慎使用。平時應積極改善水體生態環境,多用中草藥防治魚病,如用鮮生姜、辣椒粉等治療小瓜蟲病。還可在養殖池中加入有益微生物,以促使池中有害物質的轉化。
三、幾種主要病害的防治
1.細菌性爛鰓病 病原為嗜水氣單胞菌。病魚鰓絲粘液增多,出現潰爛現象,體色變黑,體形消瘦,嚴重時引起大量死亡。①1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潑灑,要連用5天。②2~2.5克/立方米生石灰全池潑灑,連用7天。
2.小瓜蟲病 病原為小瓜蟲。病魚體表有大量粘液生成,有時布滿白色點狀囊泡。此病危害較大,常引起大量死亡。可用2.5~3克/立方米鮮生姜(搗爛)+0.4~0.61克/立方米辣椒粉合劑煮后全池潑灑,連用2~3天。
3.水霉病 病原為水霉。魚體或魚卵長出白色的菌絲,危害極大,嚴重時可引起死亡。①2.5~3.0克/立方米菖蒲研汁后,加2克/立方米食鹽和7.5克/立方米人尿,全池潑灑,連用3~5天;②用2~3克/立方米五倍子煮后全池潑灑;③用15~20克/立方米流蘇子+8~10克/立方米八棱麻+20克/立方米松枝葉搗爛后以掛袋方式藥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