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無公害食品團頭魴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運輸及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團頭魴(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的活魚、鮮魚,魴(Megalobrama skolkovii Dybowsky,原名三角魴)可參照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5009.11 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
GB/T 5009.12 食品中鉛的測定
GB/T 5009.15 食品中鎘的測定
GB/T 5009.17 食品中總汞及有機汞的測定
NY 5051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
SC/T 3015 水產品中土霉素、四環素、金霉素殘留量的測定
SC/T3018 水產品中氯霉素殘留量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3、要求
3.1 感官要求
3.1.1 活團頭魴
應具有固有色澤和光澤,體態勻稱,無畸形,活動敏捷,無病態。
3.1.2 鮮團頭魴
鮮團頭魴感官應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感官要求
項 目 要 求
形態 體態勻稱,無病灶,無畸形;魚體具固有的體色
和光澤;鱗片完整緊密,不易脫落
鰓 色鮮紅或紫紅,鰓絲清晰,無黏液或有少量透明黏
液,無異味
肛門 緊縮不外凸,不紅腫(繁殖期除外)
氣味 魚體無異味
3.2 安全指標
團頭魴安全指標應符合表2中的要求。
表2安全指標
項 目 指 標
汞(以Hg計),mg/kg ≤0.5
砷(以As計),mg/kg ≤0.5
鉛(以Pb計),mg/kg ≤0.5
鎘(以Cd計),mg/kg ≤0.1
氯霉素,ug/kg 不得檢出
土霉素,ug/kg ≤100
4、試驗方法
4.1 感官檢驗
4.1.1 外觀檢驗
在光線充足、無異味環境條件下,將試樣置于白搪瓷盤或不銹鋼工作臺上,對樣品進行魚體外觀檢驗。
4.1.2 水煮試驗
在玻璃器皿、陶瓷或不銹鋼容器中加入500mL飲用水,將水燒開,取100g用清水洗凈的魚,切塊(不大于3cm×3cm),放人容器中,加蓋煮5min后,打開蓋,嗅蒸汽氣味,觀察原汁,品嘗肉質。
4.2 汞的測定
按 GB/T 5009.17 的規定執行。
4.3 砷的測定
按 GB/T 5009.11 的規定執行。
4.4 鉛的測定
按 GB/T 5009.12 的規定執行。
4.5 鎘的測定
按 GB/T 5009.15 的規定執行。
4.6 土霉素的測定
按 SC/T 3015 的規定執行。
4.7 氯霉素的測定
按 SC/T 3018 的規定執行。
5、檢驗規則
5.1 組批規則與抽樣方法
5.1.1 組批規則
活魚以同一水產養殖場內,養殖時間、養殖條件相同的產品為一個檢驗批次;鮮魚以同一時間、同一來源及大小相似的產品為一個檢驗批。
5.1.2 抽樣方法
每批產品隨機抽取5尾~10尾,用于感官檢驗。
每批產品隨機至少抽取3尾(肉樣不少于400g),用于安全指標的檢驗。
5.1.3 試樣制備
將同一檢驗批所采的活魚或鮮魚體表洗凈,取背部肌肉、腹部肌肉,絞碎混合均勻,總量不得少于400g,分為兩份,其中一份用于檢驗,另一份作為留樣。
5.2 檢驗分類
鮮、活產品分為出場檢驗和型式檢驗。
5.2.1 出場檢驗
每批產品應進行出場檢驗。出場檢驗由生產單位質檢部門執行,檢驗項目為感官要求。
5.2.2 型式檢驗
檢驗項目為本標準中規定的全部項目。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a)新建養殖場養殖的首批產品;
b)養殖條件發生變化,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時;
c)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要求時;
d)每年至少有一次的周期性型式檢驗;
e)出場檢驗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
5.3 判定規則
5.3.1 安全指標的檢驗結果中有一項指標不合格,則判本批產品不合格,不得復檢。
5.3.2 感官檢驗應全部符合相關規定。檢驗結果中有一項不合格,允許加倍抽樣,將此項指標復檢一次,按復檢結果判定本批產品是否合格。
6 標志、運輸和貯存
6.1 標志
標明產品的名稱、生產者(單位)、產地及出場日期。
6.2 運輸
6.2.1 活魚運輸中,應給活魚供足氧氣。運輸用水應符合NY5051的規定。
6.2.2 鮮魚運輸,應用冷藏或保溫車船,保持魚體溫度在0℃~4℃。
6.2.3 運輸包裝容器應堅固、潔凈、無毒、無異味。運輸工具應潔凈、無毒、無異味,嚴防運輸污染。
6.3 貯存
6.3.1 活魚貯存,可在潔凈、無異味的水泥池、水族箱等水體中充氧暫養,暫養用水應符合NY5051的規定。活體貯存環境應潔凈、無毒、無異味、無污染。
6.3.2 鮮魚貯存,應保持魚體溫度在0℃~4℃。貯存地應清潔、衛生、無異味、防鼠防蟲。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