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金華日報資訊:昨天下午兩點,陽光直直地打在路上,熱浪撲面而來。除了一些戶外工作者,人們盡可能地躲在辦公室里。然而,今年已60歲的金華綠豐水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杜文忠卻一刻也沒閑著,他又在金東區金義快速通道邊的露天生態甲魚塘里轉悠。
今年60歲的他身體硬朗得如同三四十歲的壯漢。他說,他把養殖甲魚當做養生,一舉兩得。
“老杜幾乎一天到晚都耗在這里,對生態甲魚的養殖傾注了大量心血。”綠豐合作社一社員告訴記者。每天早上5點,杜文忠就早早地起床了,起床后直接到養殖場轉一圈。給甲魚喂飼料時,他通常邊喂邊看。杜文忠一圈轉下來,一通喂下來后,對于甲魚的情況,心里就一清二楚了。
“動物其實很聰明,你如果養了它們,就要把它們當人看待。”杜文忠指指水田里的一團雜草說,養甲魚的水不能太清,水至清則無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又不能太濁,太濁了,甲魚就受不了,容易生病。甲魚塘里,幾只三四斤重的甲魚正趴在特制的木板上打盹。杜文忠說,這是甲魚在替自己殺菌,甲魚比較聰明,倘或身上癢癢了,就會自己爬上來,讓火辣辣的太陽殺死身上的寄生蟲。
“養甲魚就是養水。”杜文忠的甲魚塘里養著中華甲魚、黃河甲魚、日本甲魚、漢壽甲魚等品種。他平時關注得最多的就是甲魚塘里的水,看著甲魚塘里的水質,杜文忠滿意地笑著說:“這個塘里的水質是花錢都買不到的。”杜文忠對喂養甲魚的飼料也很講究,一定要采購鮮活的采購鰱魚和小龍蝦,從不用劣質飼料來對付。
養了18年甲魚,杜文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從溫室甲魚養殖轉向了生態中華甲魚養殖。一只甲魚如果生病了,他捧在手心里,多看幾眼,大致就能判斷出是腸胃毛病還是呼吸道毛病。如今,杜文忠已從最初的十幾畝擴大到了現在的150多畝的場地。他的甲魚因為肉質好,頗受客戶青睞。
為提高農戶的養殖積極性,作為綠豐合作社的領頭羊,杜文忠邀請專家,為社員開展生態甲魚養殖培訓班。在發展壯大自己的養殖事業的同時,杜文忠還積極帶動周圍的農戶發展水產養殖,有社員上門咨詢就無償提供服務,進行免費技術指導。
金東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主任方允獻說,目前,綠豐水產專業合作社是四星級合作社,擁有養殖場54個,養殖戶151戶,分布于金東區、婺城區、蘭溪市、永康市、武義縣的16個鄉鎮街道,社內水產品銷售戶分銷水產品近300萬公斤,分銷點輻射江蘇、上海、廣東、重慶、北京等地,銷售額超過一個億。
“下一步,我打算增加品種、擴大規模,還是要適應市場經濟,條件成熟的話再搞點生態農家樂,提供垂釣、休閑等項目。”展望未來,杜文忠信心滿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