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有效增殖保護漁業資源,利于促進外河漁業經濟持續發展,我市已建立了第一個漁業資源增殖保護區。7月20日,據市漁政站副站長許建紅介紹:到7月15日,我們已以保護區水域增殖放流魚苗千余萬尾。此舉,得到了省海洋與漁業局領導的高度重視,日前提出要總結推廣湖州的經驗。
建在東苕溪湖州段的漁業資源增殖保護區,東至吳沈門水閘,南至青山水閘,西至杭長橋,北至城北水閘,水域面積200公頃。市漁政部門為了增殖漁業資源,7月4日在保護區內環城河增殖流放鯉、鯽等魚苗100萬尾,爾后,與保護區毗連的吳興區的東林,南潯區的菱湖等一帶水域,分批增殖流放鯉、鯽、鳊、草等魚苗1000萬尾。
漁業資源增殖保護區全年禁捕,以營造一個水產種群休養生息的“樂園”。因此,已在吳沈門、青山水閘、杭長橋等處,設立了“漁業資源保護區”的大標牌和禁捕標志7處,其中環城河列為“三禁一保”地段,即禁捕、禁航、禁泊、保護環境。目前,市漁政部門已加強執法檢查,使禁捕落實,以保護“樂園”中的漁業資源。(湖州在線)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