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閩東日報報道 去冬今春,霞浦縣分別在東吾洋內的下滸鎮潭嶼、北壁鄉盤前、沙江鎮圍江、溪南鎮東安等海區發展籠養刺參;在東吾洋周邊的室內海水育苗室水泥池中放養刺參苗種,計達500萬只。刺參養殖業在霞浦縣悄然興起,成為寧德市水產養殖業的新亮點。
為優化海水養殖品種結構,提高生產效益,霞浦縣水產養殖公司圍江對蝦基地及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的科技人員于2003年秋,從山東省榮成市引進每公斤2000只規格的刺參苗30萬只,先后在圍江對蝦基地室內育苗室的水泥池及室外土池中進行南移養殖試驗。到2004年4月份,個體達每公斤400至500只苗種階段,后大部分返銷山東養殖,留小部分在上述海區進行與鮑魚的混合或單獨籠養試驗,度過了29℃的夏季水溫高峰期,至年底大部分個體達100至200克的成品刺參規格,成活率達80%至90%。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