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商報資訊:
今年休漁期于8月 1 日結束,此時正是教師、學生暑假出游的高峰期。一個月來,我市橫門海濱新城旅游公司車來人往門庭若市,休閑漁業游十分火爆,19 艘休閑漁船月進賬達10萬元。記者了解到,今年1至7月份,其總收入為65萬元,休閑漁業游已為南朗鎮橫門漁民拓展了一條新的生財之道。
現狀
載客出海一趟純收400多元
"這一個月來,休閑漁業游非常火爆,游客雙休日出海游玩,需提前幾日預訂才可租到漁船。"橫門海濱新城旅游公司經理鄧錦華向記者介紹。
近日,記者乘坐橫門漁民何錦標的"粵中山18024"漁船出海。何錦標今年33歲,初中畢業后就跟著父親在橫門水道耕海牧漁,至今有 10多年。看著日漸衰竭的漁業資源,捕撈作業難以為繼,為解決生活出路,他也加入了休閑漁業游之列。"現在出海捕撈一天,連柴油錢都賺不回來。而搞休閑漁業游就好多了,出船一次純收入400元左右,一年載客出海六七十趟,收入可達3萬元。加上近年國家又有柴油補貼,日子好過多了。"何錦標對記者說,今年他79千瓦的漁船享受補貼1.9萬多元。
休閑漁業游成為漁民增收的 "聚寶盆"。市海洋與漁業局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橫門有19艘漁船直接從事休閑漁業游,直接從事休閑漁業游的勞力63人,今年1至7月份共出航563趟,載客5399人次,總收入65萬元;2008年休閑漁船共開航1098航次,載客出海旅游10620人次,經營總收入126萬元,平均每船開航58航次,經營收入6萬多元。
據介紹,出海游收費因時間段不同而有異,星期一到星期五每航次單船收費1100元、雙休日1200元、國慶黃金周1500元,扣除每艘船的管理費、柴油費、游客伙食費,每航次單船純收入400多元,每艘漁船年純收入3至4萬元,是同類型純捕撈漁船收入的3倍。
壯大
漁民依靠休閑漁業游轉產轉業
據了解,中山專事海洋捕撈漁民有736戶、2661人,主要分布在南朗鎮橫門社區、坦洲鎮新合村大沖口漁業隊、神灣鎮神溪村漁業隊,單橫門就有純漁民2100多人。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山圍墾約7萬畝, 漁場面積減少了近30%。由于圍墾漁民"失海",直接影響了漁民的生產收入。據漁業部門的抽查統計顯示:2008年中山漁民人均收入約7000元左右,比中山農民人均收入11957 元低41.37%。同時,海洋污染日重,漁業資源日漸衰竭,現在下網捕撈到的只有麻蝦、白蝦、蟹和鱭魚等,出海作業再沒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好光景了。加之近年油價又不斷攀高,單靠生產作業,虧多盈少。
漁民收入捉襟見肘,促進漁民轉產轉業,破解"捕撈無魚,上岸無田,就業無能,袋里無錢"的難題,十分迫切。業內人士認為,發展休閑漁業游,讓漁民利用他們原有的漁船,在他們熟悉的這片海域從一產轉向三產,無須更大的投入,就地轉產轉業,這不失為現實的出路之一。
市漁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橫門休閑漁業游早在1994就興起,中間歷經曲折,目前已發展成當地別具特色的一個旅游品牌,也成為橫門漁民生財致富的又一門路。
如今,游客花上1000多元就可以租條船,邀請10來位朋友,從橫門漁港出海,由橫門東水道直到淇澳一帶,來回10海里,時間4至5小時,沿途欣賞珠江口及伶仃洋旖旎風光;途中下3次網捕魚,讓游客親身體驗漁民生活,免費享用所獲的魚蝦蟹。休閑漁業游吸引力與日俱增,每逢節假日,中山、番禺、順德、東莞等地游客絡繹不絕,小小橫門顯得熱鬧非凡。
聲音
業內人士認為,中山休閑漁業游以漁業為載體,集旅游觀光、海上捕撈觀賞、品嘗海鮮風味、社交洽談和娛樂于一體,隨著《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的進一步落實,珠江口東西兩岸的交通將更為便捷,市內外客源會大增,休閑漁業游空間將更廣闊,天地將更寬。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經營管理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