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第一食品網資訊:福建一家企業出口的海帶先后兩次被歐盟判定碘含量超標,檢出值分別為2600mg/kg和520mg/kg,該企業被迫暫停向歐盟出口海帶產品。為盡快恢復這一產品正常對歐盟出口,福建檢驗檢疫局通過各種渠道查詢歐盟要求,研究生產工藝,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
根據歐盟提供的信息,歐盟判定我國出口海帶不合格,其理由是依據歐盟的有關風險評估報告,食用1克該企業生產的海帶產品,攝入的碘含量就可能超過了人體能接受的每天最大攝取量,因此在攝取這種食物的時候不排除會產生對健康的負面影響。根據歐盟《食品安全和消費者保護法》第五章第五段第一行的一般性要求判定產品是有害身體健康的,是不安全的,禁止在市場上流通。另外,根據2002年1月28日歐盟議會和理事會的178/2002法規,在決定一種食品是否安全時,應該注意到消費者應該被告知的一些信息,包括標簽上的說明信息或者其他的關于避免某一種食品帶來的損害身體健康的某種影響的信息。但該產品包裝上沒有類似說明。
因此,為確保出口海帶符合歐盟要求,檢驗檢疫部門建議企業:一是在出口前,將海帶先在水中進行浸泡5分鐘以上,直到碘含量符合歐盟攝入量標準;二是在標簽上注明產品碘含量及碘攝入過多可能損害健康的提示信息。
背景資料
世界各國對食品中碘含量的規定
碘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碘的缺乏會導致甲狀腺腫大病,還會造成人的智力低下。1990年世界兒童問題首腦會議通過行動綱領,要求全世界在2000年消滅碘缺乏病。我國政府也制定了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海帶是一種含碘量很高的海藻。養殖海帶一般含碘3%~5%,多的可達7%~10%。多吃海帶等碘含量高的海產品,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研究顯示,攝入過量碘會導致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癌、脂代謝紊亂等疾病,孕婦過多服用補碘劑還會增加新生兒出生缺陷的危險。不同地區人群對碘的耐受量也不同,在一些碘供應充足的國家和地區,突然攝入較高含量的碘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但在碘供應缺乏的國家和地區,則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目前,我國營養學會公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元素參考攝入量》中,兒童碘攝入量的安全上限為每日800μg。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每天攝取1000μg的碘是人體所能接受的最大量。歐盟食品科學委員會經過風險評估認為,成年人碘最高適宜攝入量為600μg/day。德國、奧地利和瑞士的營養協會規定,出于對身體健康預防的角度考慮,一般飲食每天攝取碘的含量不應該超過500μg。德國消費者健康保護和獸醫學研究所(BgVV)認為,除了正常的營養每天額外從含碘豐富的藻類食品中攝取碘的含量不應該超過200μg,以保證每天碘的總攝入量不會超過500μg,每公斤干重超過20mg碘的海藻食品將會危害健康。但歐盟官方沒有針對海藻食品制訂碘含量標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