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又是收蝦好時節,從7月開始,廣東、海南、廣西的養殖蝦又將大量上市。今年的銷售價格又如何?我們都將拭目以待。此前,有關對蝦銷售價格的變化,各地市場反映不一,上個月南京蝦價上漲2-4成,北京基圍蝦價格看好,前些日子從廣西北海傳來的消息卻是白蝦價格大規格蝦下跌、小規格蝦穩定。然而,作為最大蝦類產品出口國之一的泰國的對蝦出口價格的跌漲勢必業會影響我國對蝦的銷售價格。
筆者最近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歐盟擬推遲恢復普惠稅率,勢必影響泰國的對蝦出口。泰國駐布魯塞爾的商務辦公室通知,歐盟常駐代表委員會(COREPER)在2005年6月21日的會議上提出將2006-2015年歐盟新普惠制的實施時間從原來擬定的2005年7月1日推遲至2006年1月1日。2005年6月27日,歐盟委員會將普惠制受惠國分為兩類,即為欠發展國家,其恢復普惠制的時間的為2005年7月1日,另一類為包括泰國和印度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其恢復普惠制的時間為2006年1月1日。歐盟委員會通過的延遲恢復普惠稅率的上述決議將影響到泰國蝦產品的出口,導致泰國蝦產品出口商以向歐盟市場出口蝦產品來彌補因反傾銷關稅造成蝦產品對美國出口下降的希望落空。
泰華農民研究中心對歐盟將恢復普惠稅率的時間推遲至2006年初所造成的影響、及美國將在2005年10月重新考慮暫時取消對泰國蝦產品采取的反傾銷關稅措施的影響分析后認為,盡管美國將重新考慮暫時取消對泰國蝦產品采取的反傾銷關稅措施,但由于許多國家將在年底時進口大量蝦產品以滿足年末節慶活動的需要,而屆時泰國的蝦產品仍無法恢復正常出口,因此將無助于泰國蝦產品的銷售。這意味著今年泰國蝦產品的出口將無法獲得如年初所預期的出口刺激因素,且泰國蝦產品出口在全球市場尤其是在美國、日本和歐盟等主要出口市場上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導致泰國蝦產品對這些市場的出口均出現下降。因此預期,2005年泰國蝦產品的出口額將達12.80億美元,與2004年相比,降低了21.9%,與2005年初時預測的全年蝦產品出口額可達18.03億美元或增長10.0%相比,2005年泰國蝦產品出口的損失金額將達5.23億美元,或超過200億泰銖。
若考慮到美國、歐盟和日本等泰國蝦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的競爭形勢可以發現,泰國蝦產品出口商正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不論是原來的競爭對手還是轉向養蝦以出口的新競爭對手。由于蝦產品進口國現擁有更多的進口選擇,進口價格就成為他們考慮進口的主導因素,因此政府與蝦產品出口商都要加緊改進生產效率,以降低泰國蝦產品的生產成本。與此同時,還需要加緊市場滲透,如研究各個市場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以生產出能符合消費者需求的蝦產品。由于泰國70%的蝦產品是用于出口,為了擴大蝦產品的出口量,協助國內養蝦農民的生存,因此還應開拓新出口市場,如加拿大、南韓、澳大利亞和中東國家等令人感興趣的市場。目前已有部分泰國蝦產品出口到這些國家,但出口量仍不多。另外,刺激國內消費更多的蝦產品也是推動國內蝦產品價格上漲的另一種措施。(第一食品網)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