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雖然鯔魚人工繁殖已經獲得成功,但由于未能大批量生產以滿足生產的需要,目前養殖用的鯔魚苗主要還是靠沿海捕撈。 鯔魚苗的捕撈季節 鯔魚苗在體長1.5厘米時,大批回游到咸淡水的河口、港汊、閘口等淺水區索餌,此時適于采捕。各地由于氣候條件不同,鯉魚開始繁殖的時間有差別,因此在沿海出現鯔苗的時間不同,廣東、福建在12月至次年4月;浙江杭州灣一帶在3-5月為捕撈盛期;江蘇東臺一帶在4-7月。根據群眾的經驗,鯔魚苗的分布有如下的特點: (1)在灘涂、港汊處,底質為含藻類較多的沙質土,漲潮時,鯔魚苗游來攝食,容易捕獲。 (2)港灣里有深潭,潮水退落后仍保留一定水深,這時魚苗容易被留下來。 (3)在咸淡水交匯處苗多,因為鯔苗有溯河逆游習慣,并由于內河水流入,帶入豐富的餌料。 (4)天氣晴朗、氣溫高、無風,魚群喜歡集中在港汊。 鯔魚苗的捕撈方法 1、光誘捕法 由于鰓苗具有趨光的特性,在沒有月亮的黑夜,退潮時,位于港灣處支起汽化煤油燈,引誘鯔苗游至汽燈處,然后用預先安放好的定置魚苗網捕起,這樣的方法誘捕鯔苗不僅捕獲量大,成本低,花費勞動力少,同時捕撈的魚苗不易受傷,質量好,成活率高。 2、抄網采捕法 這種網的結構是一個半圓形的鐵制或木制框架,約50厘米寬,連接一個手柄,用框架支撐尼龍魚苗網片或其他網眼較密的紗網。利用抄網在灘涂或淺水海灣處進行采捕。這種方法操作簡便,但捕獲量小。 3、手拖網采捕法 手拖網長3-5米,高70厘米,浮子綱連接軟木浮子或塑料浮子,沉子綱連接沉子,網衣兩側連接木棒或竹桿作為手柄,由雙人操作在河口或灘涂涉水采捕,目前廣東各地以此法最多。此法捕獲量比手抄網大。 鯔魚苗的鑒別 在捕撈鯔魚苗的同時,常常捕有大量的尖頭鯔苗、鱸魚苗和其他雜魚苗,為了獲得純凈的鯔魚苗,必須對各種魚苗進行鑒別。從形態上看,鯔魚苗與鱸魚苗和其他魚苗較容易區分。鯔魚苗體格勻稱,眼小,背黑腹白游泳迅速。鱸魚苗體短而扁,體色淡黃帶黑點,游泳緩慢。在廣東,所捕獲的,鯔魚苗更多的是與尖頭鯔苗混雜一起,由于兩種魚苗形態比較接近,較難分辨。根據漁民的經驗,鯔魚苗肉眼看起來體表比較光滑,尖頭鯔苗比較粗糙;鯔苗的背部為銀灰色,腹部為銀白色,尖頭鯔苗體色為青灰色。在網箱中,當輕輕地把網箱的一側提起,鯔魚苗能夠迅速游往網箱的另一側,而尖頭鯔則貼在網片上,由此可以對兩種鯔魚苗進行鑒別。 鯔魚苗的暫養 鯔魚苗捕獲后剛出水時,蹦蹦跳跳,處理不當將造成大量死亡,這時不能進行長途運輸,如果要進行放養,必須進行暫養馴化,使其適應養殖環境。廣東沿海漁民當前用小土池對鯉魚苗進行暫養。在捕苗港口附近掘一個約100平方米的小土池,池深約80厘米,池底以泥沙質最好,池內裝有半咸淡水,鹽度15‰-20‰為宜,然后把捕來的鯔魚苗馬上放入池內暫養,并逐漸加入淡水,慢慢改變池水鹽度,最終達到養殖水體相似的鹽度,一般淡化馴養過程需要1-2周時間。
采集: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