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5-03-29) 3月25日,筆者在慶元縣四山鄉礱頭、樓下等村看到:一塊塊整齊劃一的高山薄殼田螺示范園區里,已長出密密麻麻的子螺,一片锃亮,四周牛驢雞成群,綠化帶縱橫交錯。這個占地1160畝的高山薄殼田螺示范園區,就是我省首個無公害高山薄殼田螺基地。
四山鄉地處省級森林公園——巾子峰山簏,山高水冷,大田有自然生長田螺的優勢,但生長周期長且產量低。去年12月初,這個鄉黨委、政府考慮到養田螺既不影響糧食生產又可增加農民收入,在省級幫扶單位——寧波卷煙廠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將田螺列入農業開發的重點。他們首先為田螺筑“窩”,建立起高山薄殼田螺示范園區,實行林、果、竹園間作,套種菜、豆、瓜等作物;利用一些種植作物的下腳料發展黃牛、毛驢、雞等畜禽,養殖畜禽的糞便代替飼料喂螺,形成良性生態圈,為田螺快速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與此同時,四山鄉還先后制訂了田螺養殖、水源管理、質量檢測等各類地方標準9個,建設了2個田螺標準化示范項目,省級無公害認證面積1160畝,由縣漁政部門派出專人,把無公害養殖技術傳送到基地內的農戶手中,并負責對田螺產品質量衛生實行“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據悉,目前這個鄉已注冊了“百山祖四山田螺”商標。四山鄉還把創名牌產品作為發展高山薄殼田螺產業的重要手段,從本縣高山地區廣泛收集田螺品種資源,經過反復品種篩選、提純復壯,最終確定了主養品種,并建立田螺繁殖場,對養戶實行統一供種,提供的似瓶圓田螺,殼薄、色亮、形似花瓶。
無公害繁殖高山薄殼田螺增值作用明顯。據測算,這種養殖方式提高了田螺的利用率和產出率,養殖密度每畝達到18萬只,是常規養殖的8倍,而且使田螺的上市時間可提前1個多月。養殖戶們說,養一畝田螺,平均收入3000元左右,趕上緊俏年頭可達四五千元。螺旋松土活絡稻禾根系,螺排泄物又增加了土壤有機肥,每畝可多打糧食20%以上,節省化肥30%多,大大提高了種糧的效益。(麗水日報)
采集:姜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