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質量報資訊:讓特產真正“特”起來
近日,兩噸個大體肥、標準化養殖的無公害“黃河口濕地大閘蟹”,由青島港裝船發往韓國。大閘蟹出口商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永安鎮水產加工有限公司王經理介紹說:“養殖環節標準化,成就了黃河口大閘蟹無公害的優質品牌,引來了韓國客商的大訂單。按合同規定,在質監部門的指導下,進一步完善了在恒溫大棚里進行標準化、無公害養殖,蟹子的單體重都在150克以上,出池后可保活保鮮5天以上。”
近年來,東營市、縣兩級質監部門不斷培育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推廣農業標準化種養殖技術和規程,特色農業產品創出了品牌,帶動了全縣農業經濟的發展。實施農業標準化已成為墾利縣政府大力發展農業的基礎性工作。去年以來,該縣結合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大力實施漁業標準化和無公害生產,充分利用黃河三角洲良好的生態環境,養護和修復漁業生態系統,保護培育自然種群,保持自然品質。東營市質監局和墾利縣質監局指導水產養殖企業依靠科技進步,開展優質、生態、高效、安全生產,完善水產養殖地方標準和技術規范,形成具有魚苗繁育———魚種培育———大規模健康養殖———營銷網絡健全的產業鏈。以工業化的理念發展漁業,大力實施名牌發展戰略,提高市場占有率和核心競爭力。目前,通過大力實施黃河口“名、優、稀、特”品牌建設工程,該縣先后認證無公害魚產品15個,注冊魚產品30余個。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經銷模式已經不適合現代化的營銷理念,叫響品牌、走出黃河口成為墾利無公害水產品的當務之急。墾利縣質監局積極引導企業組織和參加各種形式的推介會、新聞發布會,將特優黃河口水產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宣傳渠道,向市場予以推薦。在一系列高水平、高起點的品牌推介運作下,黃河口大閘蟹、海參、對蝦、梭子蟹等名優水產品名揚大江南北,有的還遠銷到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