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養寵物可能患上腦炎、生下畸胎;食東風螺可引起群發性腦炎。南方醫科大學生物技術學院李明院長昨天(11日)在第十二屆國際原生動物學大會上介紹,隨著人們吃的品種和玩的地方越來越多,由原生動物引致的疾病日益嚴重而普遍,應該引起臨床醫生和市民的重視。
一只螺或含1600多條幼蟲
“廣東人愛吃的東風螺有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感染’,一只螺中可能潛伏1600多條幼蟲。”南方醫科大學熱帶軍隊衛生學系寄生蟲學教研室主任陳曉光教授稱,1933年由中山大學陳心桃教授在鼠類體內發現并命名的廣州管圓線蟲所引起的疾病,如今已被列為國家新發傳染病作重點研究。據悉,這是國家新發傳染病中首個以廣州命名的疾病。
據介紹,該病是人獸共患的寄生蟲病,其幼蟲侵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可使人致死或致殘。它主要寄生于鼠類肺部血管,中間宿主包括褐云瑪瑙螺、皺疤堅螺、短梨巴蝸牛、中國圓田螺、東風螺等。
陳教授表示,生食或半生食魚類、螺類等食物都有可能感染該病。近兩年來國內已發生多起該病的死亡病例報道和集體爆發事件,在溫州就曾經有30多人在同一個婚宴上感染該病,群發腦炎;而在福建也曾有7個小孩因食用未烤熟的魚而集體患上腦炎。“1996年至今,全國有84宗該病病例,其中有3人死亡,廣州有1人。”
觸摸寵物易致弓形蟲感染
廣東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養貓狗等寵物,而在這些寵物身上往往潛伏著弓形蟲。陳曉光教授表示,目前廣東省的弓形蟲感染率已超過10%,明顯高于7.88%的全國平均水平。“觸摸貓狗等寵物往往也會導致弓形蟲感染,弓形蟲侵入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后,會引起腦炎、肺炎等多種疾病,而弓形蟲腦炎的死亡率可達50%以上。”
據介紹,弓形蟲感染與優生優育關系甚密,孕婦一旦感染,嚴重者胎兒致畸甚至死亡。另外,國內外的多項研究表明該病會使人的智力低下和導致精神疾病。目前,廣東正準備進行一項關于弓形蟲病與精神疾病關系的科研項目。
■專家提醒
陳教授提醒市民,由于弓形蟲病、廣州管圓線蟲病以及其它有些由原生動物引致的疾病暫時都還沒有特效藥和防治疫苗,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預防。如盡量避免與貓狗等寵物接觸,或者接觸后要及時洗手,在清洗魚缸或魚池時也應該戴上手套。關于廣州管圓線蟲病的預防,主要是不吃生或半生的螺類或魚類,不吃生菜、不喝生水;還應防止在加工螺類的過程中受感染。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