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加州鱸原產美國加州。1983年從臺灣引入珠江三角洲養殖,該魚屬兇猛的肉食性魚類,肉質細嫩,抵抗力強,耐低溫,生長快,養殖周期短,因而受養殖者和消費者的歡迎。在我國南北均可自然越冬,適合各地推廣養殖。
(一)形態特征
加州鱸原名大口黑鱸,屬鱸形目,太陽魚科。體呈紡錘形,較側扁。背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口裂較大,超過眼的后緣。口腔內有銳利的絨毛狀細齒。體被細櫛鱗,頭部、背部散布密集黑色斑點,黑斑排列呈帶狀。鰓蓋上有三條明顯黑斑,呈放射排列。
(二)生活習性
加州鱸魚原產于北美洲的淡水河川中;屬溫水性魚類。加州鱸喜棲息于沙質或沙泥底質不混濁的水環境中。尤喜棲于清澈緩慢的流水中。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也適應稍肥的水質,通常活動于水的中下層。其適溫范圍較廣,能在2—34OC范圍內生存,生長適溫為15一250C,可在純淡水和10%O以下鹽度的水體中生活。
(三)食性
加州鱸魚屬肉食性的雜食魚類。性兇猛,幼苗攝食浮游動物為主,成魚則喜捕食小魚、昆蟲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主要投喂切碎下雜魚。經馴化后,也可以攝食人工配合顆粒飼。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