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水產品出口美國被扣柜,20%因產品中含不潔物
南方農村報訊:11月3日,青島。在此舉行的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期間,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和全美科技集團舉辦的“中國水產品對美國貿易拓展與障礙消除講座”召開。會上,原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局高級工程師吳達純指出,據FDA統計數據,2008年,我國出口到美國的水產品有300多個貨柜被扣留銷毀,其中20%是因為產品中含有不潔物。
吳達純說,美方在中國的出口水產品中,發現的不潔物有毛發、細鋼絲、昆蟲污染、老鼠屎等。“一個貨柜的出口產品,至少價值20多萬元,廠家因不潔物造成巨大損失,這十分可惜。”他表示,消除產品中的不潔物,并不需要高超的技術,廠方完全可避免這類無謂的損失。
會上,前美國FDA官員鐘約翰博士介紹,FDA對進口食品扣關的原因主要是懷疑摻假、冒牌或不符合有關標準,被扣關后,進口商只能選擇轉運或銷毀。“美國對進口和國產食品的要求是純凈、健康、安全、衛生和標簽適當。”
吳達純透露,美國食品工廠消除不潔物,主要依靠衛生安全及硬件設施,包括:工廠所在地附近的環境衛生;原材料的倉庫設施和儲備環境;廠方車間的清潔保養、員工的清潔衛生;生活用水的清潔;廢料和不合格產品的處理;廁所的清潔;食品加工機器、輸送帶、容器的衛生清潔、防止蟲鼠蚊污染。
吳達純說,其實中美雙方對食品衛生安全硬件設備檢查的內容都是一樣的,關鍵在于對規定的執行力度。
他表示,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廠家的生產成本增加不大,與被扣留銷毀造成的損失相比,簡直可忽略不計。他建議,廠家應加強日常的生產衛生安全管理,即使增加少量成本亦很劃算,莫貪小失大,被“一粒老鼠屎壞掉一鍋湯”。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