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鮨科,主要有青石斑、紅石斑,地區海域所產幾乎全為紅石斑,本地俗名「鱠魚」。性兇猛,素有「海中閻王」之稱,喜吞食魚蝦蟹等海中生物,白天喜棲息於海中巖礁穴或隙縫中及海底巖礁有凹狀隱蔽處。或許是畏光,覓食時常隨水流出現在早晨及日落前光線不太強時,產卵期在 5 至 6 月。嬌貴的石斑對海水溫度適應力極弱,地區農曆年前後一個月海水溫度,多在攝氏 8 至10度,石斑幾無渡冬可能,因此不適合養殖。
撈捕概況:
石斑魚棲息於多巖礁海區中下層,一般不結成大群,也無季節性長距離迴游現象,因此不易用網具捕撈,幾乎都用手釣或延繩釣捕獲,其肉質肥美鮮嫩,深受稱讚。每年春夏季隨水溫升高,游至水深10至30公尺處,盛夏時甚至在二、三公尺處也有發現。故早年盛夏時,常有香港漁船慕名前來馬祖列島海域收購紅石斑。也因此地區漁民從事紅石斑釣業的船隻迅速增加,使紅石斑承受過度的捕撈壓力,魚體逐年小型化,漁獲量也逐年減少,更顯珍貴,值得保育。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