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自去年6月30日《中越北部灣漁業合作協定》生效后,廣西北海市在北部灣的傳統漁場大幅度縮減,大量漁船從傳統漁場退出,大批漁民上岸轉產。面對日益嚴峻的海洋漁業生產形勢,市水產主管部門在以海洋漁業戰略大轉移為目標,調整發展策略,對外開發南沙和外海,對內減船轉產轉業,取得良好成效。
今年以來,北海市掀起開發南沙和外海新一輪熱潮。在水產主管部門的支持及引導下,漁民積極籌措資金更新改造漁船及生產設備,按計劃有步驟地淘汰了一批船齡長、功率小、經濟效益差、破壞資源嚴重的木制漁船,代之以性能優良、功率大、經濟效益高的新型大功率鋼殼船。截止今年6月30日止,市共有80艘漁船持南沙專項捕撈許可證赴南沙生產,有100多艘大馬力漁船申請加入南沙生產行列,漁民開發南沙和外海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漁船及生產設備的更新提高了漁船的生產效益,部分漁民打破原來作業海區水深不超百米的慣例,拓展到500米水深,作業海域大為拓寬,捕獲諸如海鰲魚、赤蝦、深海魷魚、銀鮫魚、鮟鱇魚、深水貝類等一大批優質名貴的深水海產品,獲得可觀經濟效益。(信息來源:北海市地方商務之窗)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