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珠海特區報報道 三灶青灣農業公司有一萬多畝養殖水面,以養殖魚蝦蟹等為主。今年雨水較多,照理是個水產養殖的好年景,但是最近快到收獲季節,但靠近原同濟醫院一帶的幾百畝水面,魚蝦蟹不但養不大,每天還有不少魚蝦蟹死亡,令承包戶們心急如焚。經過調查,他們發現,問題出在附近一條堤壩上安營扎寨的幾十個養豬戶身上。
垃圾煮豬食魚塘遭殃
記者接養魚戶投訴到現場了解情況,發現荒野上的這條堤壩聚集了約20個養豬戶,由于缺乏統一的管理,沒有廢水排放和垃圾處理能力,這里遍地垃圾,豬糞與廢水在太陽的熏蒸下發出陣陣臭氣。不少養豬戶也撿垃圾,他們把撿來的垃圾進行分類,其中被認為沒有價值的則付之一炬,用來煮豬食,其中包括廢輪胎、廢塑料、廢包裝等。凡是賣不出去的都一燒了之,由于這些制成品大都含有不同類型的化學成分,一經燃燒發出陣陣臭氣,經風吹,排向附近的百多畝養殖水面,同時飄向水面的還有經燃燒后隨風而至的化學塵埃,每逢早晚煮食高峰過后,水面上都漂浮著一層黑塵,起初魚塘還沒有很明顯的變化,但隨著日積月累,魚塘里的魚蝦蟹老是長不大,并開始有魚兒死亡跡象,從每天幾條發展到十多條,到幾十條。養殖戶將此稱之為“魚塘慢性中毒”。
農業公司急盼治理
青灣農業公司的管理人員對此憂心忡忡。一旦水質受污染,不但養殖戶投入的幾百萬要打水漂,受污染的魚還會危害消費者的健康,而且水面的養殖功能要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也十分困難,如污染源不受控制,繼續擴大,還會威脅到更廣大的水面,因此他們認為,對于這些短期行為的養豬戶如不加以規范管理,勢必會造成生態災難。并且這些外來養豬戶由于并不納入管理的范疇,不少早上途徑此地的市民都看到,有私宰豬牛肉由此流入市場,是個潛在的食品衛生死角。
養豬戶也感到無奈
記者與壩上的養豬戶交談,發現這些養豬戶對他們的生存環境一樣憂心忡忡。他們表示,早幾年這里的樹林多,枯枝敗葉多,養豬的人不多,他們很容易找到燃料。現在到處都封山育林,對上山砍柴的抓得越來越緊,因此燃料越來越緊缺,他們也只好撿垃圾作補充燃料。對以垃圾作燃料,他們表現得十分無奈,甚至反感,因為他們也深知這些有毒氣體不但對魚兒有害,對豬和人的健康也是一種威脅。有個體戶表示,如這里整治或燃料進一步緊缺,他們將會搬到別的地方去,以繼續他們吉普賽般的養殖生涯。
城管部門責令整改
對壩上的養豬戶問題,三灶城市執法部門表示,這些養殖戶是在各地的清拆行動中集中到這里的,他們也是一種承包行為。這里并非城市中心,原先的污染也沒這么嚴重,因此未引起注意。現在所造成的污染已引起水產養殖戶的不滿和環保衛生部門的注意,一個月前已向他們發出整改通知,如整治不到位,到時相信會有進一步的整治行動。但由于這一帶集中的人員太多,問題比較嚴重,如要徹底整治,相信要多部門合作才能完成。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