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新華網四川頻道資訊:“我喂養的成魚,肚皮是白的,破開以后沒有一點黑膜。11月28日下午,長寧縣老翁鎮大堰村3組養殖大戶羅元成正在自己家口賣魚時,只見羅元成很熟練的從池里捉了一條,稱上一掛3.2斤,17.5元,買魚的村民絡繹不絕,羅元成忙得滿頭大汗。池里的魚漸漸少了,羅元成的錢包鼓了起來。
牛年目標:實現養殖業的生態循環發展,辦起休閑農家樂,掙上3萬元
年初,精明的羅元成就給自己定了牛年增收目標和發展規劃。準備投入資金新建養殖房,搞生態循環養殖,還想開辦集垂釣、休閑、養殖等特色農家樂。
轉眼,牛年年底了,羅元成既定的目標基本變成現實。“維修堤壩、修建養鴨房等設施亂說也投入了8—9萬元。”當記者問起她牛年的投入時,羅元成肯定地說。
“參觀過沿海地區的養殖,他們養出的魚價格比我們這里便宜了1—2元/斤,我們不趕跟沿海地區比,他們是高密度養殖,兼養殖黃鱔、泥鰍等,上級部門有政策補助。我們這兒魚養多了水源不足,供氧設備用電不能夠保證,加之本錢不夠,只能夠一年投資一點。自己的六、七畝田年初下鯉魚、花白鰱魚、草魚等魚苗,水面養鴨子,沒有喂養魚飼料,現在出3000多斤成魚,每條大約2—3斤,在自己的家門口就能夠買完。另外喂了5000多只鴨子,產值達10余萬元,加上自己利用在養殖空閑的時候又打摩的,年初計劃掙3萬元基本實現。”羅元成告訴記者
明年:將循環養殖堅持下去
“節約成本是增收的關鍵,水下魚,水面鴨,鴨糞做魚飼料,一年下來,節約飼料錢好幾千就進了我的口袋。搞循環養殖就掙的這個錢,學會盡量節約成本就是增收了。”羅元成說起降低成本還真有自己的一套。
“由于資金投入問題,年初計劃搞農家樂的目標沒有實現,很遺憾。不過明年還想在養魚、養鴨的基礎上,增加養土雞、兔、牛、鵝,擴大混合養殖規模。承包7畝山頭來圈養土雞,通過養土雞、養兔、養鴨所產生的肥料來飼養魚,實現進一步的循環養殖,更加降低養魚成本,又能提高綜合養殖經濟效益。”羅元成在謀劃明年的錢袋子怎樣鼓其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