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都市快報資訊:在浙江的地圖上,你要找到山下湖鎮是件很費事的事情。
不過在全世界的珍珠產業版圖上,山下湖鎮卻正在成為一個中心。
這里的居民們清楚記得,30多年前,這個小鎮與珍珠根本無關。本地的農民以種糧為生,除糧食之外,家里的補貼全靠幾塊自留地和幾只農家雞。
但現在不一樣了。
證券分析師們正在不厭其煩地向投資者傳遞這樣的信息:這個面積只有42.56平方公里、有11個行政村、常住人口只有三萬的江南小鎮,是中國最大的珍珠集散地。它還控制著中國80%的淡水珍珠產量和全球70%的淡水珍珠產量。
這其中,以山下湖鎮為名的,浙江山下湖珍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最亮的一顆“珍珠”。
這個還沾有泥土味的公司,雖然總部從來沒有離開過山下湖半步,卻在2007年9月走進了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珍珠加工企業。
何小法的輝煌
山下湖公司的董事長叫陳夏英。
這個兩個孩子的母親,在失去了令同行尊敬的丈夫何小法后,堅強地帶領公司成功上市。
她免不了會時常回憶起丈夫。
和當地大多數農民一樣,何小法最初也從事珍珠養殖,并成為了一把好手。在獲得了第一桶金后,他又搖身一變成為了珠寶貿易商,進入了利潤更高的貿易領域。
在2000年前后,國際珍珠行業進入了一個“黑暗期”。珍珠的市場價格在幾天時間里,從每公斤2000多元跌破了1000元。
大多數驚恐的珠商紛紛拋貨,競相壓價,導致價格直線下跌。這時,極具冒險精神的何小法在自己庫存已經達4個多億的情況下,依然動用1個多億現金,用來收購珍珠。
消息傳出后,珠農恐慌的心理得到了緩解,也最終使得珍珠價格在不久之后回歸正常。
何小法的這一舉措,使得其聲譽大增。行業里的商人都愿意與他做生意,公司越做越大。
不過,不幸的是,2002年,何小法在一起車禍中不幸去世。
金融風暴下的“山下湖”
何小法留給陳夏英的,除了家庭,還有已經發展為全國最大淡水珍珠加工企業的“山下湖”。
這家公司現在珍珠的采購量,已經占到了全國淡水珍珠養殖總產量的四分之一,旗下品牌的產量、銷量和市場占有率都在國內排第一。
如果沒有去年那場金融危機,我們看到的將會是一個行業巨頭,借助資本市場迅速壯大的企業故事。
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全球經濟危機的不利影響,山下湖公司珍珠產品的經營環境急轉直下,經營形勢嚴峻。由于市場需求萎縮,其產品價格跌去了三成左右。
今年1到9月份,公司營業收入2.4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近20%。而營業利潤更是只剩下1497萬元,和去年同期相比,減少幅度超過了7成。另一個重要財務數據凈利潤也不容樂觀,只有1114萬元,和去年比少了65%。
更要命的是,由于銷售的下跌,造成公司庫存超過了4億元,也就是說,公司有4億以上的珍珠產品沒有賣掉。
挑戰之路
在這一輪的珍珠行業危機中,陳夏英似乎想扮演丈夫之前的角色。
這一次山下湖公司投資6000多萬元,買入養殖基地后,使得公司的庫存進一步加大,顯然對于一個公司而言,這是一個危險的舉動。
不過山下湖公司有自己的看法。
在公告說明中,公司認為未來淡水珍珠的產量將會逐漸遞減,結果是今后珍珠的原材料價格將大幅上漲。“因此該項目實施,將有利于控制和降低公司原材料的采購成本。”
現在,另一個風險來自公司現金流的緊張。公司這次將大筆資金用于“抄底”養殖場收購的時間,正好也是珍珠行業采購珍珠原材料的季節。
不過,根據公司今年三季度的報表顯示,公司手頭并不寬裕,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4165萬元,其中應收賬款已經達到了1.55億元。
衡量上市公司股票價值的另一個指標“每股收益”,山下湖公司在今年的一季度報表中,跌到了0.0095元。而在去年的年報中,這個數字曾經是0.5576元。顯然,這次經濟危機給山下湖帶來了不小的經營壓力。
公司砍掉了發展國內營銷網絡的費用,用來收購養殖基地,似乎將賭注全押在了外銷市場上。
經濟的復蘇雖然已經成為了定局,但作為奢侈品行業的珍珠消費,看起來還沒有迎來新一輪的復蘇。“明年的國外市場,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公司董秘馬三光說。
不言而喻的是,接下來陳夏英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著她。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