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珠江商報資訊:“前段時間因陰雨天氣,我的蝦塘平均每天都要死掉約500斤蝦,按時價計算,每天損失6000多元。”昨日,容桂馬岡養蝦人馮典檢站在新搭建好的塑料大棚前,仍有些惋惜。不過,斥資3萬元搭建塑料棚后,他就不再著急了。
據馮典檢介紹,養蝦的極限溫度是10℃左右,一般保持在25℃左右便于蝦的生長,不過前段時間,要想保持這樣的溫度很難,最低氣溫不到10℃,蝦死得好慘!而最近多日下雨,氣溫就降得更厲害,蝦出現了群死,養殖戶攤上這等事情,往往揪心至痛。馮典檢于是斥資3萬多元,他嘗試在魚塘上搭建塑料棚,搞起了溫室養蝦。
跟隨馮典檢,記者沿著池塘繞了一圈,這間面積14畝大的水塘,果然是另一番景象,一片白茫茫的塑料布覆蓋全部水面,水中央整齊地豎立著幾排用碗口粗木樁搭建起來的“格子墻”,在與水面平行的頂棚位置上,同樣也是由木條搭建成的“格子”,巨幅塑料布便覆蓋在其上,馮典檢用小木船載記者進入池塘。眼前的水上世界,別具一番風味,水霧縈繞,有十幾臺增氧機在工作,蝦兒則在水中快樂嬉戲。“大棚是請十多人用塑料布、鐵絲等搭建的,投入使用后,死蝦量驟減,已降到正常水平。”
有關專家提醒蝦農:養蝦是養殖業的精細活,養蝦要加強水質管理,保持氣溫穩定,如遇陰冷天氣,藻類光合作用差,水質較瘦,蝦農可適當施用有利于調節水質和提高水肥度的活菌類肥水劑,以預防水霉病的爆發。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