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廣州日報資訊:據氣象部門預報,本周五的最低氣溫將會在7℃左右,有望打破今年入冬以來的最低氣溫。針對新一輪的降溫,醫生提醒市民,身體較弱的老年人和兒童,應特別注意添衣保暖,而可接種甲流疫苗的人群需配合接種工作,避免感染流感。另外,漁業部門也表示,目前中山已經搭建了5萬畝冬棚抵御降溫天氣,可確保塘內水產安然過冬。
氣象部門:
有望破入冬來最低氣溫
昨日,據氣象部門預報,本周五的最低氣溫將會在7℃左右,有望打破今年入冬以來的最低氣溫。中山市氣象臺相關工作人員林先生介紹道,在11月18日當天,中山地區最低氣溫達到了7.1℃,為今年入冬以來的最低氣溫,而此次再次受到兩股冷空氣的“接力”影響,中山地區的最低氣溫僅在7℃左右,7.1℃的“最低紀錄”有望被打破。
漁業部門:
搭5萬畝冬棚抵御降溫
記者從中山漁業部門了解到,為抵御新一輪降溫的侵襲,目前中山已搭建好越冬棚面積5萬畝,以確保水產安然過冬。
據了解,漁業部門吸取了11月中旬寒潮致使中山水產受災7000畝的慘痛教訓,目前已搭建好越冬棚面積51397.8畝,其中南美白對蝦35231.3畝、羅氏沼蝦6286畝、甲魚3946畝,其他品種5934.5畝。據介紹,搭建冬棚后,塘內溫度保持在21℃至23℃,避免塘內的水產出現大范圍死亡。
咸潮對漁業影響不大近日,受天文潮汐影響,坦洲、三鄉兩鎮的生活用水咸度維持在200度左右,針對這輪咸潮,中山漁業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輪咸潮對中山36萬多畝封閉獨立的池塘淡水養殖沒產生影響;對西江磨刀門水道板芙、坦洲等地江河網箱養殖業也影響不大。中山水產養殖面積近36萬畝,其中池塘淡水養殖約19萬畝,海水養殖約15萬畝,咸潮對池塘養的魚蝦也沒有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