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預計每畝水稻增產10%,泥鰍增收1000元
連日來,梁平縣屏錦、云龍、城北等鎮鄉組織村民,往水稻田中投放泥鰍。該縣水產站站長成世清告訴筆者,“全縣已經在稻田中投放了100萬尾泥鰍,到明年秋收時,1460畝實施‘稻鰍雙千工程項目’的稻田,預計每畝水稻將增產10%,泥鰍增加收入1000元左右。”
梁平是我市農業大縣,每年水稻種植面積在46萬畝,給稻田立體養殖泥鰍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今年,該縣以被列為全市“稻鰍雙千工程項目”試點縣為契機,在屏錦、云龍、城北3個鎮鄉、雙桂街道辦事處和縣良種場開展“稻鰍雙千工程項目”示范,面積達1460畝。據了解,“稻鰍雙千工程項目”是一種生態型水產養殖,泥鰍活動疏松了土壤,不但可以使水稻產量增加10%以上,而且稻田的腐殖質和水稻蟲卵、成蟲是泥鰍優質餌料,實現了稻、鰍“互助共贏”。
為開展好“稻鰍雙千工程項目”示范,梁平縣農委組織業主和部分村民到外地參觀考察,學習先進地區稻田立體養殖泥鰍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并規劃了養殖區域。同時,該縣還在政策上給予扶持,在資金和技術上給予支持,鼓勵農村能人成立專業合作社,采取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的方式,促使稻田立體養殖泥鰍實現了連片地發展。
梁平縣屏錦鎮七屏農作物專業合作社租賃100多名村民的稻田,養殖泥鰍200多畝。合作社負責人詹傳平告訴筆者,泥鰍營養豐富,被譽為“水中人參”,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泥鰍市場價格一路攀升,連續十年走俏國內、外市場,很有信心帶領村民達到每畝稻田糧食增產1000斤和泥鰍增加收入1000元的“稻鰍雙千工程項目”目標 。
據了解,梁平縣已經做好“稻鰍雙千工程項目”規劃,力爭在3年內實施5萬畝養殖計劃,帶動更多村民養鰍致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