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鰭病
腐鰭病是由一種桿菌引起的細菌性魚病,很多飼養經濟魚類和觀賞魚類都可感染此病,尤以泥鰍發病率最高。
患腐鰭病的泥鰍,背鰭及其附近 肌肉腐爛,甚至背鰭可以全部爛掉,肌肉外露,魚體兩側從頭部至尾部均浮腫,有紅斑。患腐鰭病的其他魚類,鰭因組織壞死而逐漸縮小,鰭的邊緣呈鋸齒狀;隨著病情發展,逐漸腐損,最后僅剩鰭條軟骨外露。
防治方法:
① 外部涂抹堿性綠預防因鰭條腐爛造成水霉菌感染;
② 選擇病原菌敏感的藥物對病魚洗浴,用青霉素100微克/毫升,赤霉素12.5微克/毫升等藥物浸洗病魚。
氣 泡 病 氣泡病主要發生在魚苗魚種階段,成魚很少見。這種病由三種原因引起。
防治方法: |
鰓霉病
鰓霉病是由鰓霉菌寄生在魚鰓上引起的魚病。國內發現的鰓霉有兩種類型:寄生在草魚鰓上的鰓霉, 菌絲體比較粗直而少彎曲,通常是單枝延長生長,分枝很少,不進入血管和軟骨,僅在鰓小片的組織中生長;另一種是寄生于青、鳙、鯪魚鰓上的鰓霉,它的菌絲常彎曲成網狀,分枝特別多,分枝沿著鰓絲血管或穿過軟骨生長,縱橫交錯。
感染鰓霉病急性型的病魚,出現病情后幾天內即大量死亡,表現為鰓出血,部分鰓絲顏色蒼白,魚不攝食,游動緩慢。慢性型發病的病魚,死亡率稍低,壞死的鰓絲部分腐爛脫落,鰓絲貧血,呈蒼白色。診斷鰓霉病必須借助顯微鏡確診。剪少許腐爛的鰓絲,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鰓霉菌的菌絲。
防治方法:
①經常向池中注入新水,改善魚池水質,可減少此病發生。
②改用稻草糞肥直接漚水法為混合堆肥法來培育魚苗魚種,改茶餅清塘法為生石灰清塘法,可以預防鰓霉病的發生;
③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1克全池遍灑。
鯉 蠢 病
鯉蠢病是由鯉蠢科的鯉蠢引起的鯉、鯽魚腸道寄生蟲病。鯉蠢的身體呈帶狀,乳白色,不分節, 只有一套生殖系統,精巢在近頭端處,卵巢呈"H"形,在身體后部。它的中間寄主是環節動物的顫蚓,原尾蚴在顫蚓的體腔內發育,呈筒狀,體長1-5毫米,前端有一吸附的溝槽,后面有一帶小鉤的尾部,當魚吞食感染有原尾蚴的顫蚓,即被感染而發病。
嚴重的病魚,腸道被堵塞,并引起腸道發炎和貧血,剖開魚腹,取出腸道,并小心剪開,即可看到充塞于腸中的鯉蠢。
防治方法:
①徹底搞好清塘消毒工作;
②用含90%的晶體敵百蟲50克和面粉0.5千克混合做成藥餌投喂,每天1次,連續喂6天,有一定治療效果。
腸 炎 病 腸炎病又叫爛腸瘟、烏頭瘟。病魚行動緩慢,不吃食,腹部膨大,體色變黑, 特別是頭部顯得更黑,腹部有紅斑,肛門紅腫。用手輕壓腹部,有黃色粘液從肛門流出。打開病魚的腹腔,有很多體腔液,腸壁充血,呈紅褐色。腸內沒有食物,只有許多淡黃色的粘液。如不及時治療,病魚會很快死去。 防治方法: 1、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潑灑; 2、喂大蒜頭:把大蒜頭搗爛,制成每0.5千克含大蒜100克的藥餌,每天投喂1次,連續投喂3天; 3、喂磺胺胍:每50千克魚第1天用藥5克,第2-6天用藥2.5克,制成藥面投喂,每天喂1次,連續喂6天; 4、每100千克魚,每天用5-10克呋喃唑酮拌飼分上、下午2次投喂,連喂3天; 5、每100千克魚,每天用魚復康A型250克拌飼料分上、下午2次投喂,連喂3天; 6、每50千克魚用干地錦草250克或鮮地錦草1.3千克,煮汁或切碎拌餌投喂,每天1次,連喂3天; 7、用漁家樂-A型等魚藥防治。 |
鰱碘泡蟲病
鰱碘泡蟲病又叫瘋狂病,是由鰱碘泡蟲寄生而引起的魚病。鰱碘泡蟲的孢子為橢圓形或倒卵形, 前寬而后稍狹,孢子前端有兩個梨形極囊,大小不等,嗜碘泡明顯。鰱碘泡蟲在病魚各個器官中均可見到,但主要寄生在腦、脊髓、腦顱腔的擬淋巴液內。主要危害1齡以上的白鰱,嚴重時可引起死亡。病魚極度消瘦,體色暗淡喪失光澤,尾巴上翹,在水中狂游亂竄,打圈子或鉆入水中復又起跳,似瘋狂狀態,故稱瘋狂病。病魚失去正常活動能力,難以攝食,終至死亡。此病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現,但以浙江杭州地區最為嚴重。
取下病魚的嗅球或腦顱腔的擬淋巴液,在顯微鏡下壓片觀察,可見大量成熟孢子或帶單核的營養體,剖開魚腹,病魚肝、脾臟萎縮,腹腔積水,腸內空空。
防治方法 :
1、每666.7平方米用125千克生石灰徹底清塘殺滅淤泥中的孢子,減少病原的流行;
2、魚種放養前,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錳酸鉀充分溶解后,浸洗魚種30分鐘,能殺滅60%-70%孢子。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動態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