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09年寧波市海洋環境公報》、《2009寧波市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2009年象山港海洋環境公報》今天正式向社會公眾發布。三大公報顯示:寧波所屬海域嚴重污染面積呈逐年下降趨勢,減少區域主要在象山港港口,輕度污染海域逐年增加,主要集中在韭山列島附近海域。整體來看,嚴重污染海域在向輕度污染海域過渡。
《2009年寧波市海洋環境公報》顯示,寧波海域清潔和較清潔海域面積為4516.2平方公里;輕度污染海域面積為2907.7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了1164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積為765.5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了約70平方公里;嚴重污染海域面積為1568.6平方公里,比上年減少了約664平方公里。嚴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杭州灣、甬江口及象山港等海域,主要受江河入海污染物影響。水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仍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
據了解,寧波海域沉積物質量狀況良好,慈溪龍山,寧海大佳何,象山西澤、爵溪、泗洲頭,象山港中部沉積物中重金屬銅含量符合二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其他均符合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與2008年相比,石油類中,象山爵溪由上年的超一類轉為去年的符合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重金屬銅超標站位中,象山爵溪較上年有所降低,慈溪龍山,寧海大佳何,象山西澤、泗洲頭均有所上升。我市近岸海域貝類質量維持上年水平,抽檢的貝類體內除糞大腸菌群含量超一類海洋生物質量標準外,其他監測項目均符合一類海洋生物質量標準。
根據監測,寧波近岸海域去年共發生赤潮2起,主要赤潮藻類分別是中肋骨條藻、膝溝藻和塔瑪亞歷山大藻。同時,我市去年共發生海上溢油污染事故5起,較大漁業污染事故22起,污染總面積為481.1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20余萬元。
公報同時顯示,我市選取的2個重點陸源入海排污口和10個一般排污口廢水超標排放現象依舊普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