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11-5)北方網消息:4日下午,天津市水產局和和漢沽區政府在漢沽區蔡家堡近海灘涂1平方公里處,試著投放了96萬粒毛蚶苗種。據市農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天津市剛剛興建優勢水產品產業帶以來,首次采用生物技術修復渤海近海灘涂漁業生態環境。
由于近年來渤海貝類資源及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本市決定從今年起,用三年時間建成4個優勢水產品產業帶,其中在塘沽、漢沽、大港建設近海灘涂貝類增養殖產業帶。經水產專家考察,綜合各種因素考慮,本月初適應放流毛蚶等貝類資源。市水產局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從遼寧購進4000公斤(96萬粒)毛蚶苗種,通過人工投放方式放流。據了解,放養貝類等生物可以修復受損的近海和灘涂,這屬于利用生物技術來凈化海域,解決多年來的海域污染問題。本市近期將繼續在淺海灘涂區域,通過投放牡蠣、扇貝、毛蚶、青蛤等貝類資源,來建設淺海灘涂貝類增養殖產業帶,增加渤海貝類資源數量,改善現有生態結構。此舉還大大促進了休閑漁業發展,增加了沿海漁民收入。
采集:姜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