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期,很多地區發生了嚴重的水災,洪水淹沒及沖毀了大面積漁塘,給養殖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F就水災后的魚、蝦、蟹疾病提出相關防治方法和管理技術。
1.抓緊修復水毀池塘和網箱、網圍設施
洪水過后池塘、網箱部分受毀,應迅速重筑池堤,修補網箱、網圍,盡快恢復養殖生產能力。對因受洪水影響的機電設備,如:增氧機、水泵、照明設施、飼料加工設備也應盡快維護和保養,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由于洪水沖刷和夾帶,在行洪水區及周邊的池塘常有大量淤泥,養殖業者可利用泥漿泵清除池塘和主要進排水口的淤泥,恢復正常的池塘和河道功能。
2.恢復和保持水質清新
因洪水的作用,池塘、網圍、湖泊被輸入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和泥漿,水體表現為渾濁。為防止災后疫情的傳播,應對過水后的池塘、網圍進行消毒,消毒可以采用漂白粉,用量為
lppm;強氯糖或優氯凈使用量為0.lppm~0.2ppm全池潑灑,過一個星期再用生石灰20ppm全池潑灑,對于沒有被洪水淹過池塘,由于夏季氣溫高,水質容易惡化,也要經常換水,定期施用消毒劑,一般情況每半個月使用一次。
3.做好水質的調控工作
洪水過后池塘普遍渾濁,水質較差,養殖戶可根據所養殖對象不同采取相應措施,改善水質條件,對以養殖鰱魚、鳙魚、鯽魚等應以肥水為主,對養殖蝦、蟹應適當降低水體渾濁度,提高透明度為主。
4.提倡使用生物新技術恢復和增加池塘功能
在使用消毒劑后5天~7天,可以向池塘中施用光合細菌、枯草芽胞桿菌和硝化細菌等微生態劑,改良池塘水質。
5.飼料投喂
洪水過后魚的體質較差,必須投喂優質新鮮飼料,青飼料投喂前要用漂白粉消毒,配合飼料可添加VC,以增加魚體對致病因素的內在抗病力,在投喂時一定要做到定質、定量、定位、定時。
6.堅持早晚巡塘對出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置
每天堅持早晚巡塘,觀察水色變化及魚類活動情況,如水色突然變化可能是水質惡化、水中藻相變化的結果,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換水、施肥等技術措施加以解決。觀察吃食情況,及時反饋魚的健康狀況,并以此調整投喂量和增加疾病的預防措施。
編輯:秦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