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年來,為了讓消費者吃上放心魚,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在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良好成效。
該區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重點建設了“漁業病害防治、漁業環境檢測和水產品質量檢測”的“三合一”中心,同時在鄉鎮辦、村建立了測報點,初步形成了三級檢測網絡,目前全區建立水生動物疫病測報點35個,覆蓋7個鄉鎮辦,病害防治率達到90%以上。
遵循生態原則,發展生態漁業。積極引導漁民轉變水產養殖觀念,變傳統“粗放養殖”為“健康養殖”,按照“以魚養水、以魚保水、以魚治水”的原則,全區已初步形成以魚蟹混養、黃顙魚混養、網箱養鱔、蝦稻輪作等為主的健康養殖模式,面積7.2萬畝,占全區養殖面積的70.3%。
推行無公害標準化養殖。該區制訂并頒布了黃州“無公害食品”池塘養殖草魚、青魚、鳊魚、鯽魚等品種的技術規范,引導養殖戶做到科學用藥,合理調水,規范生產,把養殖病害控制到最低程度。加強和規范漁業投入品管理,在全區重點開展了“孔雀石綠”專項檢查活動和水產養殖禁用藥專項檢查,并對18家漁需品門市部、7家水產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和水產品批發市場,進行注冊登記,建立購銷臺賬。
加強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力度,組織白潭湖漁場、路口蔡家潭漁場、余家潭漁場、南湖水產養殖隊等地的材料申報和樣品送檢。今年元月,白潭湖漁場被農業部評為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白潭湖魚”在周邊市場的品牌優勢開始形成。目前,該區已有三個漁場和一個養殖隊順利通過了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其中花白鰱、草魚、青魚、鯽魚、鳊魚等六個品種被認證為無公害食品。這將有力帶動全區無公害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