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鱖魚又名桂花魚,其品種繁多,常見養殖品種有翹嘴鱖、斑鱖等,尤以翹嘴鱖最為常見。翹嘴鱖生長速度快、易養、個體大,一般養殖100天就可達7-8兩的上市規格;斑鱖生長慢,而且產量低。據了解,斑鱖養殖1年才能達到2-3兩的規格,雖然價格高于翹嘴鱖,但也是有價無市,養戶養殖積極性不高。
鱖魚主要以廣東、湖北、江蘇、安微等地養殖比較集中。出苗時間一般在清明前后,放苗的規格在3公分以上,在7-8月就可有新魚陸續上市。去年3公分的苗是0.4-0.5元/尾,估計今年苗價跟去年差不多,可能會略有上漲。
在養殖過程中,由于鱖魚對溶氧要求高,要注意增氧。養殖戶要根據鱖魚的生長情況及天氣及時投放餌料魚,餌料魚可喂些鯪魚、麥鯪等,特別以鯪魚投喂鱖魚生長更佳,如3.2斤的鯪魚就可長1斤鱖魚,而麥鯪則要3.5斤左右。有行業人士建議,如條件允許,可先將餌料魚放入水泥池中用藥物消毒一周(此時可正常投喂),然后再移入池塘(池塘將不再進水)。據悉此方法在預防病害方面效果很好。
相比2008年,2009年鱖魚價格有所上漲,2009年7-8月新魚陸續上市時珠三角鱖魚塘頭價高達40元/斤, 10-12月是18-20元/斤,而從春節前到現在,價格都基本在24-26元/斤波動。據了解,鱖魚的餌料系數一般在3-4,成本則在14-16元/斤;但在春節前后出魚,餌料魚價格高,成本也有可能達到20-22元/斤。
與四大家魚相比,雖然鱖魚的養殖風險大,但利潤空間仍是比較可觀,每年的養殖規模基本平穩,但養殖面積每年都有增加。估計今年投苗量會比去年有所增加,據分析,一是去年價格比較好,利潤空間可觀;二是鱖魚養殖時間很長,有一定的消費群體,再加上今年亞運會的舉辦可能也會帶動一部分廣東養戶養殖如鱖魚等中、高檔魚類的積極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