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湖南湘潭師范學院生物系(411201)曾伯平 湖南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貫穿湖南境內的四大水系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水產品,黃鱔便是其中之一;近年來,湖南省科技界把黃鱔的人工繁殖及人工養殖作為重點攻關課題,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然需要從事水產事業的專業技術人貝,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特別是在黃鱔的人工養殖中,人們曾一度走進了黃鱔病害少的誤區,從而輕視了對黃鱔病害的研究及防治,一定程度地影響了黃鱔養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由此,作者將黃鱔的常見疾病及防治方法列舉如下。
1.普通常見疾病及防治
1.1梅花斑疾病
此病在長江流域常發生在7月中旬。
癥狀:黃鱔背部出現黃豆或蠶豆大小的黃色圓形斑塊。
防治方法:(1)飼養池內放養幾只蟾蜍(俗稱癩哈蟆),可預防此病發生;(2)發病時,可用1-2只蟾蜍(池面積大,可用多只),剝開頭皮,系上繩子,在池中反復拖數次,l-2日后既可痊愈。
1.2昏迷癥
多發生于炎熱季節,發病時黃鱔呈昏迷狀態。
防治方法:遮蔭降溫,再將鮮蚌肉切碎,撒入池內,有一定療效。
1.3發熱病
此病主要發生在運輸過程小,由于密度大,運輸時間長,體表粘液被水中微生物分解發酵,大量耗氧,放出熱量,以致水溫劇增(可高達50度),從而,使水質污染,底層黃鱔掙扎纏繞成團致死,死亡率有時可達90%。
防治方法:(1)運輸前先經蓄養,且要勤換水,盡可能使黃鱔體表、口中泥沙及排泄物除凈;(2)運輸途中,根據溫度的高低,掌握換水時間,氣溫23-30℃時,每隔6-8小時徹底換水一次,溫度高,換水問隔時間相應縮短;(3)施放抑菌藥物,每1O0kg水投入青霉素120萬單位,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2.寄生蟲疾病及防治
2.1錐體蟲病
錐體蟲寄生在黃鱔血液中引起,黃鱔感染后,大多數呈貧血狀,魚體消瘦,生長不良,一般發生在6-8月。
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清塘,清除錐體蟲的中問寄主螞蝗(水蛭);(2)用2%-3%的食鹽水或0.7g/m3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刑(5:2),浸洗病鱔10min左右。
2.2隱鞭蟲病
隱鞭蟲寄生在黃鱔血液中引起,感染黃鱔貧血,全年都可感染,以夏、秋兩季較常見。
防治方法:(1)用2%-3%食鹽水浸洗病鱔5-10min;(2)用0.7g/m3硫酸銅浸洗病鱔5-10min。
2.3黑點病
復殖吸蟲囊蚴寄生在魚體皮下組織引起;發病初期尾部出現淺黑色小圓點,手摸有異樣感,隨后,小圓點顏色加深,變大并隆起,有的黑點突起進入皮下,并蔓延至體表多處,此時病鱔煩躁不安、停止攝食,直到萎癟消瘦而死。
防治方法:(1)生石灰消塘;(2)用0.7g/m3硫酸銅全池潑灑,消滅中間寄主錐實螺;(3)用0.7g/m3二氯化銅全池汲灑。
2.4航尾吸蟲病
鰻鱺航尾吸蟲寄生在黃鱔的胃中所引起,病鱔消瘦,解剖可見其胃中有很多蟲體,使胃田充血發炎、生長緩慢。
防治方法:生石灰消搪,消滅病原。
2.5棘頭蟲病
新棘衣棘頭蟲寄生在黃鱔的腸道所引起;蟲體白色,呈圓筒形,前端略膨大,吻較小。病鱔腸壁損傷發炎,或因大量寄生而引起腸梗阻、腸穿孔、食欲減退,魚體消瘦,嚴重時,可見病鱔身體盤曲,用頭抵住腹部,最后死亡。
防治方法:(1)每千克黃鱔用90%的晶體敵百蟲0.1g與切碎的河蚌肉摻拌投喂,每天1次,3-5天為1療程;(2)用具有驅蟲效果的中草藥或其它驅蟲藥。
2.6毛細線蟲病
有關資料大多報道毛細線蟲寄生在黃鱔腸道后半部,蟲體乳白色;作者的觀察表明,毛細線蟲寄生在黃鱔的體腔,并略呈粉紅色,全年發生,具體情況有待,深入研究。病鱔食欲減退,消瘦,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防治方法:防治藥物及其使用方法正在研究之中。
3.細菌性疾病及防治
3.1細菌性皮膚病
病鱔體表有大小不-的紅斑,呈點狀充血發炎,腹部兩側尤為明顯,嚴重時,表皮呈點狀潰爛,并向肌肉延伸,形成一些不規則的小洞,甚至殃及內臟,從而引起死亡。5-9月份為流行季節。
防治方法:(l)用生石灰清塘,消滅病原;(2)保持水質良好,防止污染;(3)鱔病流行李節,每立方米水體用紅霉索25萬單位全池潑灑一次;(4)1g/m3漂白粉全池潑灑;(5)每50kg黃鱔用磺胺噻唑0.5g與飼料摻拌投喂,每天1次,3-7天為1個療程。
3.2細菌性爛尾病
黃鱔尾部感染產氣單孢菌而引起;病鱔尾柄充血發炎,直至肌肉壞死潰爛,反應遲鈍,頭常伸出水面,嚴重時,愿部爛掉,尾椎骨外露,喪失活動能力而死亡。
防治方法:(l)運輸過程中,操作謹慎,防止機械:損傷;(2)控制水質,放養密度不宜過大;(3)用呋喃唑酮0.2-0.25g/m3全池潑灑;(4)每毫升0.25單位金:霉素藥液浸洗魚體。
4.水霉病及防治方法
在放養初期,由于操作不慎,黃鱔體表受傷而感染,肉眼可見受傷處長有長霉;病鱔食欲減退直至瘦弱死亡。
防治方法:(I)減少機械損傷,防止感染;(2)用5%碘酒涂抹患處,池塘立即加注新水;用400g/m3的食鹽與400g/m3的小蘇打合劑全池潑灑;(3)用3%-4%的食鹽水浸洗病鱔5min。
5.體表寄生螞蝗的防治
由于螞蝗吸附在黃鱔體表,引起細菌感染,使病鱔活動遲緩,食欲減退,影響生長。
防治方法:(l)注意在進水時或移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蘆時,不帶入蟲源;(2)藥浴浸洗病鱔,如敵百蟲液,即100kg水用90%晶體敵百蟲200g,浸洗10-15min;硫酸銅液,100kg水用1g硫酸銅,浸洗5-10min;孔雀石綠液,100kg水用藥0.5g,浸洗0.5h。藥浴時發現黃鱔有顫抖現象,應立即撈出置于清水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