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日,2006年第二季度我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已經出爐。抽查的5566家企業的6291批次產品抽樣合格率為86.73%。令人關注的是,本季度對泉州市25家汽車、摩托車配件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抽查,合格率竟然僅為33.30%。
本次共抽查38類食品,合格率為80.01%,比上一季度下降了1.44%。合格率較低的有魚片制品、腐竹、炒貨食品、水產品、飲料、醬腌菜、果凍、大米8類食品。其中,魚片制品合格率僅為25.00%,不合格項目主要是感官、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達不到標準要求;腐竹產品合格率僅33.33%,不合格項目主要是二氧化硫殘留量和甲醛含量超標;飲料合格率僅為53.57%,主要不合格項目是標簽、菌落總數、霉菌不符合標準要求;水產品合格率僅為46.15%,主要不合格項目是標簽、揮發性鹽基氨。
省質監局人士認為,造成部分食品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對標簽重視不足、一些企業仍在濫用食品添加劑或未對原材料或產品中的食品添加劑含量進行檢測、企業未能嚴格執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部分企業生產必備條件達不到要求。
本季度對泉州市25家汽車、摩托車配件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抽查,共抽查33批次產品樣品,合格10批次,合格率僅為33.30%。主要不合格項目是尺寸精度、熱處理質量、機械性能、螺紋精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產企業對產品的質量把關不嚴和加工工藝、設備及工人技術水平無法滿足技術要求。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