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在煙臺檢驗檢疫局蓬萊辦事處幫扶下,蓬萊興東苗種培育有限公司的179.78噸“朝鮮產”優質活體中國夏貽貝經過三天水上長途運輸,從朝鮮順利抵達臨時隔離場,完成了殘留疫病微生物、生物毒素17個項目的精密檢測和專家組的現場審查,順利通過了隔離檢驗檢疫。這批“朝鮮產”優質活體中國夏貽貝的到來標志著我國首次嘗試“國內育苗、國外養殖”的水產品發展新途徑取得實質性進展。
蓬萊辦事處積極幫扶該企業通過出口衛生注冊,及時研究制定了促進該養殖場到朝鮮養殖的措施。同時對該公司的養殖管理技術人員進行了多次專門培訓,并為企業提供全面的信息、技術和政策服務。指導該企業開展科學風險評估制定了合理的養殖監控計劃。
該辦事處引導企業調整養殖思維和養殖方式,把本地培育的優質活體中國夏貽貝幼苗出口到朝鮮,利用朝鮮適宜的環境和天然餌料豐富、無污染的優質海域以及廉價的勞動力成本進行養殖,同時充分利用該企業先進的養殖技術,把夏貽貝的成長時間由三年縮短到兩年,并且夏貽貝個體直徑能達到12厘米,無論在品質還是個體大小上都大大優于在國內海區養殖的夏貽貝。
該公司在朝鮮養殖的夏貽貝順利進口到中國,既為我國水生動物市場提供了高質量產品,也為我國貝類出口加工企業加工再出口提供了原料,開辟了一條“出口———進口———再出口”的新路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