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不斷增長,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水生生物資源嚴重衰退,水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部分水域呈現生態荒漠化趨勢。這是農業部漁業局局長李健華近日參加內蒙古漁業資源增殖放流行動時向記者介紹的情況。
據李健華介紹,我國現有水生生物2萬多種,具有保留物種數量大、生態系統類型齊全等特點。近年來,我國廢水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趨勢,主要江河湖泊均遭受不同程度污染,近岸海域有機物和無機磷濃度明顯上升,無機氮普遍超標,赤潮等自然災害頻發,漁業水域污染事故不斷增加,水生生物的主要產卵場和索餌育肥場功能明顯退化,水域生產力急劇下降。農業部和國家環保總局聯合發布的2005年度《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總體仍保持良好,局部漁業水域污染仍比較嚴重,主要污染物為氮、磷、石油類和銅。
同時,由于我國許多地方長期采取粗放型、掠奪式的捕撈方式,傳統優質漁業品種資源衰退程度加劇,漁獲物的低齡化、小型化、低值化現象嚴重,捕撈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明顯下降。
李健華告訴記者,針對水生生物資源嚴重衰退的現狀,我國漁業部門將強化水生物保護措施,養護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記者:李云平
編輯:劉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