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5年04月29日新聞)近日,福建東山縣環境保護局和廈門大學研究出的“岸基江蘺吊養竹筏”和“底播式江蘺網箱養殖”科技成果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有關科研人員介紹說,由于海水養殖業的規;d起以及陸地城市污水的排放,造成區域性海水富營養化,而該專利成果的轉化和實施將有效地改善和促進海水養殖區以及被城市污染海區的生物修復。
江蘺屬海藻類,俗稱龍須菜,是可供人們食用的美味菜肴和養殖鮑的好餌料。福建東山縣環保局和廈門大學課題組科技人員先后在東山島西埔灣、八尺門海區、東山灣和杏陳、前樓等多處海區,開展了對從臺灣引進的菊花心江蘺進行“岸基江蘺吊養竹筏”和“底播式江蘺網箱養殖”的養殖試驗,東山縣共養殖江蘺2500多畝。經過有關專家兩年來的研究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并通過福建省專家組的驗收。專家認為,這兩項專利的實施,可促進富營養化的海水養殖區和被城市污水污染海區的生物修復,更好地改善近海海域的生態環境,推進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同時,海區養殖江蘺還能較好地緩解目前江蘺供求緊張的狀況,解決鮑飼料問題,促進鮑養殖業的發展。據了解,每畝江蘺年產值可達5000元以上,又帶動了經濟發展,可謂一舉多得。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