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病因:魚池投放過多未經發酵的肥料,一方面不斷分解消耗水中的氧氣,另一方面又釋放出很多細小的甲烷和硫化氫氣體,這些小的氣泡被魚苗誤食或附著于體表后,氣泡在積累到一定量時,魚體就會失去平衡;再有,池中藻類大量繁殖,當光照強烈,水溫高時,藻類光合作用旺盛而使水中溶氧過飽和,也可引起氣泡病的發生。如當水中含氧量達到14.4毫克/升,飽和度達到19.2%時,體長1厘米的魚苗就可能發生氣泡病。
癥狀病魚浮于水面,時浮時停,頭向下尾向上,身體失去平衡。檢查可見魚體表、鰓絲、腸道出現較多的氣泡,隨著氣泡增大和體力消耗,魚失去自由游動能力,不久即死亡。
防治方法:不施用未經發酵的肥料,掌握好投餌量和施肥量,不使水質過肥。一旦發生氣泡病,應及時加注新水并排掉部分舊水。每畝魚池用食鹽0.5千克全池潑灑,也有一定效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