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初夏時節,地處新疆天山西部的賽里木湖美景如畫,然而賽里木湖捕撈隊的隊員們卻來不及享受這份悠閑,每天清晨六點,他們就開始下湖捕魚了,因為岸上總是擠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水產商人等著購買冷水魚。
盡管新疆是中國離海洋最遠的省區,但獨特的生態環境造就了它獨特的漁業資源。據統計,新疆共有五十余種土著魚類,其中特有經濟魚類二十余種。近年來,新疆不斷加大漁業科技投入,目前賽里木湖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冷水魚生產基地。
優勢資源引起了國外機構的關注。芬蘭國家漁業創新中心已與中國新疆天潤賽里木湖漁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就共同繁育天山賽里木湖冷水魚簽署了漁業技術合作協議。
賽里木湖冷水魚是新疆水產行業首次進入歐盟國家的水產品。二00五年底,新疆天山賽里木湖中放養的八噸冷水魚高白鮭首次加工出口芬蘭,是新疆繼博斯騰湖池沼公魚出口日本的又一個出口品種,這八噸冷水魚產品通過嚴格檢驗進入芬蘭市場后,大受歡迎。
芬蘭國家漁業創新中心主任漢奴·莫爾薩等一行通過對新疆賽里木湖冷水資源和新疆溫泉縣冷水魚繁育基地全面考察后,認為這里冷水魚繁育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賽里木湖位于新疆天山西部,是一個封閉的湖。一九六八年以前,該湖無任何魚類生存。該湖在一九九八年時從俄羅斯引進一百萬粒高白鮭、凹目白鮭魚卵,并于二00三年人工繁育成功,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AA級綠色食品”,產品遠銷國內外。
據悉,二00四年,賽里木湖六十四萬畝水域被權威機構認證、批準為中國第一個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目前,賽里木湖已有冷水魚品種十一個。
據芬蘭國家漁業創新中心有關人士透露,今年十一月,芬蘭還會繼續進口賽里木湖高白鮭魚片兩百噸。
芬蘭國家漁業創新中心成立于二000年,集合了芬蘭整個漁業和水產研發核心技術,并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認可。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