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魚皮制成的工藝品

魚除了可以吃,它的皮還能做成衣服和工藝品?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就有這樣一個名族會十分擅長制作魚皮,作為全國六個人數最少的少民族之一的赫哲族,用魚皮做衣服、腰帶等實用品和魚皮畫、掛飾等工藝品成為赫哲族的一大特色。人們常說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魚皮產業有望成為東北的第四寶。
佳木斯毗鄰的俄羅斯遠東地區,是俄羅斯最大的產魚區,且佳木斯所轄撫遠縣又素有“中國大馬哈魚之鄉”、“中國鱘鰉魚之鄉”的美譽,魚類資源豐富而獨有。作大馬哈魚和鱘鰉魚的魚皮本身就有一種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魚鱗花紋,多種多樣,凹凸不平,又渾然天成。構成的畫面色彩斑瀾,風格古樸粗獷,意境深沉幽遠,非常具有立體感和動感,是任何其它材料不可取代的。正因如此,魚皮工藝品成為赫哲族獨有的藝術品,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塊瑰寶,具有突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
盡管近幾年來赫哲語處于自然消失邊緣,但魚皮制作技藝還是得以傳承下來。佳木斯市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相對穩固的赫哲文化傳承人群體,他們既繼承了魚皮制作的傳統工藝,又在實踐中使這一民間藝術得到創新和提高,目前已成為發展魚皮文化產業的中堅力量。赫哲老人尤翠玉制作的魚皮衣,被北京服裝學院的民族服飾博物館收藏。
魚皮文化因其悠遠的歷史和曾經擁有的廣袤地域,被稱為人類的共同遺產,特別是自魚皮制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后,加拿大、日本等國的研究人員也多次到赫哲(那乃)地區進行調查研究,征集魚皮服飾。
佳木斯市專門組建了赫哲文化研究會,并將魚皮文化產業作為特色文化產業推出,先后爭取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35萬元,分別對兩大赫哲魚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進行了重點扶持。作為該市獨特的旅游文化產品,魚皮工藝品以其鮮明的地方特色,精美的工藝制作,有望成為代表佳木斯乃至黑龍江的標志性旅游紀念品,并打入國際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