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就近期鯪魚罐頭檢出“孔雀石綠”的事件,中國罐頭工業協會日前發表公告,認為極個別水產養殖和水產商戶違禁使用孔雀石綠是引發事件的“真兇”,而罐頭企業也是水產養殖商戶違禁使用孔雀石綠的受害者。
有罐頭企業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專門檢測孔雀石綠的儀器非常昂貴,所以目前廣州的企業只能委托廣州市質監局相關的檢測部門進行檢驗。而由于孔雀石綠被列入
了強制性檢驗項目,生產罐頭的企業目前的檢測費用每公斤已經增加了0.3~0.4元。
檢測費增加0.3~0.4元/公斤
據了解,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日前向全市各水產加工品生產企業發出通知,要求所有水產加工品生產企業必須嚴格自查,除對進出廠時將孔雀石綠作為重點項目進行檢驗之外,還要對原料和制成品進行逐批檢驗,確保不合格產品不出廠。質監部門將對水產加工品的孔雀石綠項目實行強制檢驗制度,并要求所有水產加工品生產企業向當地質監分局提交質量安全承諾書,承諾不使用含有孔雀石綠的水產加工品原料,生產的水產加工品中不含孔雀石綠。
據廣州鷹金錢有關負責人黃總工介紹,可以用來檢測孔雀石綠的儀器大約每部需要200萬元,廣州目前的罐頭企業根本沒有一家可以有能力購買,所以廠家只能委托相應的檢測機構進行檢驗。目前廣州市大約有6家能夠對孔雀石綠項目進行檢驗的機構,但真正具備資質和能力的估計只有2家。“就以我們廠為例,現在單單是孔雀石綠這個項目的檢驗,每公斤就比以前多了3~4毛錢。但即便如此,我們企業還是在積極開展自查工作。”
10月輸港鯪魚罐頭驟減
在黃埔海關一份統計材料中,記者發現這樣一句話:“10月份廣東省一般貿易輸港鯪魚罐頭驟減,亟待加強
食品安全綜合治理。”
據介紹,自7月國內發現魚類殘存孔雀石綠以后,香港加強輸港魚類及產品的檢驗,香港食環署隨后抽查包括罐頭鯪魚、鯪魚肉及鰻魚制品發現均含有孔雀石綠,并首次在內地鯪魚罐頭中驗出含有孔雀石綠,前段時間更是公布了三個內地品牌鯪魚罐頭含孔雀石綠。受此事件影響,10月廣東省輸港鯪魚罐頭出口急劇下降。據海關統計,今年1~10月廣東省一般貿易輸港鯪魚罐頭683噸,占全國輸港鯪魚罐頭總量的31%。其中,前3季度月均輸港75噸,10月僅出口7噸。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