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羅非魚產業是茂名市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是茂名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位于茂名市“羅非魚金三角”內的茂南區公館鎮,去年12月份被省科技廳批準為羅非魚技術創新專業鎮以來,精心制訂和實施專業鎮規劃,有力地推進了羅非魚技術創新,確保茂名市羅非魚產業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處于領跑地位。
公館鎮在1960年就開始有人采取自然放養形式養殖羅非魚,由于羅非魚比較容易養殖,水源充足的公館鎮越來越多人養殖羅非魚,該鎮逐漸發展成為羅非魚生產基地。公館鎮委、鎮政府因勢利導,把羅非魚作為公館鎮的支柱產業來推動發展。1996年,公館鎮采取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扶持有實力的魚苗場擴大發展,2000至2003年,公館鎮把發展羅非魚作為該鎮四個特色支柱產業之一加以科學規劃,他們通過改造低產田,采取公司加農戶等形式引導農戶掀起養殖羅非魚的高潮,現全鎮養殖羅非魚面積達到25000畝。由于種苗優良,成魚時間大大縮短,一般一年可起捕兩次,年平均畝產2000斤。由于羅非魚生產規模發展,公館鎮出現了相應的羅非魚捕撈專業流通隊伍,作為中介服務組織,他們一頭連著生產基地魚塘,一頭連著加工廠。公館鎮不僅是羅非魚技術聚集、購銷聚集之地,而且也發展成為加工的聚集之地,綠園食品有限公司等羅非魚切片加工出口工廠就分布在公館鎮四周,每年全鎮25000噸羅非魚有8成銷往加工廠,有2成流入農貿市場。
獲批準為“羅非魚技術創新專業鎮”后,公館鎮結合實際,制訂了《公館鎮羅非魚技術創新專業鎮建設規劃》。按照規劃,該鎮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增創市場環境優勢。針對過去羅非魚繁殖場、養殖戶之間缺乏聯系和溝通的情況,該鎮創立了“公館鎮羅非魚協會”,并著手建設羅非魚產品展示、推介中心,做好產品的宣傳推介工作,中心以各大繁殖場、科研機構為技術依托和載體,以優質羅非魚種苗及成品羅非魚為主體,結合生態旅游,面向國內外客戶,全面規劃好羅非魚產品的宣傳推介工作。此外,該鎮還開通了羅非魚專業信息網站,推進產業信息化建設。利用互聯網,讓廣大客戶了解該鎮乃至整個羅非魚產業的最新研究成果、發展動態和供求信息,用以調整生產發展策略,并開展電子商務。
該鎮成立了羅非魚技術創新中心,確保羅非魚種苗和成品魚優質高效。目前,公館鎮聚集有市水產科學研究所、茂南區水產科學研究所、省級羅非魚良種繁殖場和市下垌全雄性奧尼魚苗繁殖場,并有中國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的試驗示范基地,有湛江海洋大學、廣西大學、湖南懷化學院的教學實習基地。該鎮立足這些科技資源優勢,成立羅非魚技術創新中心,利用現有的無公害農業(羅非魚)生產基地,積極開發優質高效的奧尼羅非魚種苗和養殖技術,力求從種苗制種到飼養(包括飼料)及成品產出加工,均符合無公害(綠色)食品的要求,同時重點完成國家星火科技項目、國家863跨越計劃項目高雄性羅非魚的研究。該鎮還建立羅非魚養殖技術培訓中心,全力提高養殖戶技術水平,提升產品質量檔次。通過組織養殖戶進行培訓,向他們傳授先進的養殖技術,幫助他們消除各種疑慮,使他們積極大膽采用新技術進行養殖,增加產品科技含量,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據了解,為了使羅非魚養殖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該鎮已建立起具有代表性的300畝養殖示范基地。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