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這是繼央行在10月19日時隔三年重啟加息以來的年內第二次加息。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詳細上調情況見表格)。這是繼央行在10月19日時隔三年重啟加息以來的年內第二次加息。
央行此次上調利率在時間點的選擇上較為巧妙,同時由于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上調幅度大于0.25個百分點,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穩定儲戶心態、緩解社會通脹預期的作用。
不過,即使是在這一次加息后,以11月5.1%的CPI同比增速來看,目前的利率依然呈“負”的狀態:2.75%-5.1%=-2.35%,也即,居民存一萬元定期,一年存款將損失235元。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投資保值仍然是居民最為關心的問題。
今年年底與明年年初提高利率作用不一樣的。因為,央行此次選擇年底提高利率,意味著明年所有信貸資產價格都會按照今年的利率水平進行定價。同時,也加大了明年年初利率繼續調整的預期。
在歐美處于圣誕節假期之時,中國央行加息時點選擇非常巧妙,調節利率的重要掣肘就是國際因素,“經驗表明,這在釋放信息的同時,也可以使市場不至于過度反應,避免熱錢的過度涌入。”另一方面,央行加息是從國內來看是調節通脹預期,表明宏觀政策密切關注通脹。“中央提出貨幣政策轉為穩健型,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調整通脹預期,調節通脹最有用的工具是調節供給。”
石油、玉米、小麥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升,每月新增貸款均達數千億元,工薪也在最近又一次上調,可見通脹是由信貸增長、經濟快速增長、需求旺盛帶動的全局性問題,行政性抑價已不能解決問題,加息是必然。
專家稱年內二次加息旨在應對明年通脹
昨晚,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今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1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存款利率提至2.75%,貸款利率提至5.81%。此外,2年期和3年期存款利率均上調0.3個百分點,5年以上期存款利率上調0.35個百分點。
這是央行今年繼10月20日之后的第二次加息,也是自中央宣布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以來的首次加息。市場人士表示,此次加息定調意味十足,很可能預期央行提前進入加息通道,以應對明年的通脹形勢。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分析認為,央行選擇在圣誕節加息非常巧妙。“此時加息無論從國內還是國際來說都是非常好的時機。”他認為,年底到春節物價會比較高,加息將有助于控制通貨膨脹預期,而且此時加息政策時滯最小。
談到明年的貨幣政策走勢,多位專家表示,0.25個百分點的加息幅度比較溫和,但央行此舉的標志性意味十足。利率小幅調整實際上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不大,需要多次調整的效果累加方能看出效果。因此,加息會是一個多次漸進的過程,直到政策目標達成方會停止。
年內二次加息對商品市場利空影響有限
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國12月居民消費價格有望回落的背景下,央行歲末加息意在穩定春節前后的物價總水平;加息對國內期市利空有限。
12月27日消息,圣誕時分,加息“靴子”終于落地。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國12月居民消費價格(CPI)有望回落的背景下,央行歲末加息意在穩定春節前后的物價總水平;加息對國內期市利空有限,但在政策影響下,商品期貨的前期高點難以輕易突破;期市外強內弱的格局仍將延續。
央行25日晚宣布,次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上調后,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將提升至2.75%;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將提升至5.81%.這是央行年內第二次加息,也是自中央宣布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以來的首次加息。
中期研究院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付鵬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央行歲末加息意在穩定春節前后的物價總水平,此舉顯示貨幣政策正在加速回歸常態。他預計,明年一季度央行還將繼續加息,中國也將由此進入加息周期。
對期貨市場而言,央行加息將起到收緊市場流動性的作用。格林期貨研發培訓中心總監李永民表示,由于加息早在市場預料之中,負利率問題也依然沒有解決,因此加息對國內期貨市場影響有限。宏源期貨研究中心總經理馬春陽也認為,一兩次加息不會改變市場走勢,只有在連續加息直至負利率現象消失后,市場環境才會根本改變。
近期,國內大部分商品期貨均出現反彈走勢,銅、天膠、豆油、棕油、菜油、白糖等品種已逼近前期高點。“遏制商品價格上漲是央行加息的初衷,在政策影響下,國內商品期貨各品種的前期高點不會輕易突破,新一輪的上漲態勢也難以出現。”首創期貨投資管理部經理黃曉分析,這也是近期國內商品期貨熱點品種不斷轉換,卻難以出現普漲的根本原因。他預計,當調控力度增加到位時,不排除市場資金短期退卻的可能。
“長期來看,商品期貨外強內弱的格局仍將延續,指望國內補漲甚至超越外盤是不太現實的。”黃曉認為,在中國實現正利率或美國加息之前,商品牛市結束的可能性不大,只是國內上漲的軌跡不會像國外那么流暢。
北京中期研究院院長王駿預計,國內金屬、能源、化工類期貨將跟隨國際市場走勢,保持繼續上揚格局,國內外價格比值將逐步下降;國內農產品期貨價格則會呈現比較明顯的政策性痕跡和價格監管烙印,與國際市場出現背離。
付鵬認為,明年中央將加大農業補貼,布局農業發展,這給明年農產品供應增長埋下伏筆,再加上物價調控政策密集出臺的影響,明年一季度農產品期貨價格有望溫和回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