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從合肥市畜牧水產局了解到,今日下午,20萬尾鰱魚和鳙魚魚苗將被放進大房郢水庫,這些水體“清道夫”將擔負起保護“大水缸”水體生態、優化水質的重任。
“鰱魚和鳙魚素有‘藻類克星’之稱,放養后不需要人工喂養,靠水中的浮游生物就能生長。”漁業部門負責人介紹說,此次漁業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魚苗20萬尾,品種全部為鰱魚和鳙魚,價值10多萬元。“用鰱魚和鳙魚吃水藻,不僅可以凈化水質,而且成本低、效果明顯。”據介紹,本次放流的鰱魚和鳙魚選取的基本是規格大、品質優的苗種,存活率可以達到90%以上。這些魚苗放進水庫后,將可以消滅水體中的藻類和浮游生物,清除水庫中的腐質物,通過濾食的作用平衡生態,使水庫水質更加穩定、清潔。“這些魚在這生長兩年后,也是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
據了解,合肥市今年計劃投入100萬元,在全市部分大中型水庫人工增殖放流各類魚苗200萬尾。此次投放的大房郢水庫位于巢湖水系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常年水位面積2萬畝以上,是合肥市民的“大水缸”之一。20萬尾魚苗將使大房郢水庫的水質得以凈化,水域生態環境也將有所改善。另外,增殖放流期間,合肥部分水域還將實行禁漁制度,違規捕撈行為將被制止。(馬用軍、孫若婷、吳碧琦)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