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種是水產養殖成功的關鍵,能夠選到好的苗種,可以縮短養殖周期,有效降低風險,為養殖戶帶來更多的利潤。去年,全國蝦苗產業爆發“玻璃苗”病害,被感染的蝦苗,出現活動遲緩、不進食、空腸空胃、肝胰腺失去色素、苗體呈透明狀等癥狀,讓不少養殖戶損失慘重。
昨日,我市水產種苗業傳來好消息。新榮騰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榮騰”)旗下子公司——亞太海洋生物科技(廈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太海洋”)聯合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團隊正式發布攻克“玻璃苗”病害的最新成果——經過近一年選育的對蝦親本正式亮相。這個新品系具備優良的抗“玻璃苗”病害性能,在感染“玻璃苗”病害后存活率超過90%。
作為本項成果的支持單位,廈門市海洋發展局表示,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此次抗“玻璃苗”病害對蝦親本選育的新成果發布,是廈門企業依靠技術創新取得的豐碩成果,不僅可以幫助對蝦養殖企業擺脫“玻璃苗”病害的困擾,為業界注入一劑強心針,也將大大提升廈門蝦苗在全國市場的競爭力和占有率,壯大廈門品牌苗種業。
蝦苗好不好 養殖戶自己做實驗
實際上,在昨日新成果發布前,來自全國各地的業界代表在廈門參與了一次特殊的“玻璃苗”病原攻毒對比實驗。
從2月27日開始,包括養殖戶在內的業界代表陸續抵達廈門。到達住所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自參與攻毒對比實驗,并各自領回對比實驗的四袋蝦苗。四袋蝦苗,有三袋加入了“玻璃苗”致病菌,另一袋是用于證明參加對比實驗所用蝦苗健康力的對照組,未加“玻璃苗”致病菌。在打氧封包后,參與實驗的業界代表帶著蝦苗回到住所自行觀察,對比各組蝦苗的存活率與活力。
“我有1萬多畝的養殖水面,去年蝦苗染病后,企業損失達到了上千萬。說實話,來廈門做實驗之前,我是半信半疑的。”河北省黃驊市良企水產育苗場總經理王桂良指著手上的蝦苗說道,做完實驗后,他的態度發生了明顯變化。“你看,其他品牌的蝦苗,大多數都死了。這袋是新榮騰的蝦苗,加入了‘玻璃苗’病害毒素后,還是活蹦亂跳的,存活率很高。”
“這樣的實驗結果對育苗產業和養殖戶來說真是個好消息。接下來我打算投入這個新的苗種,大干一場,挽回去年的損失。”王桂良期待地說道。
今年1月,來自廣東惠州的柯海平在新榮騰的邀請下,成為第一批試點養殖該品系苗種的養殖戶。“我試放了100萬尾蝦苗,兩個月觀察下來,這個苗種確實很有活力。”昨日,他也亮相發布會現場,不僅參與對比實驗,也向其他業界代表分享自己的感受。“我計劃接下來向我們當地的養殖戶推廣這個新品系。”
據悉,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位業界代表參與了這場“玻璃苗”病原攻毒對比實驗。在昨日的發布會上,參與實驗的業界代表把實驗蝦苗帶到了現場進行展示,實驗結果都類似。
聯合科研攻關 實現業界重大突破
“2020年的‘玻璃苗’病害,對業界的打擊巨大。一旦出現‘玻璃苗’,所有可能的解決辦法都會失效,蝦苗在短短2至3天里就會大面積死亡,這讓苗場、養殖戶損失慘重。”談及“玻璃苗”病害,新榮騰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帆記憶深刻。這一病害讓新榮騰虧損了數千萬元,承受了巨大的經營壓力。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新榮騰迅速聯合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團隊開展抗“玻璃苗”病害的聯合攻關。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楊豐是攻克此次難題的技術專家。在發現“玻璃苗”病害后,他帶領實驗團隊利用收集到的大量病苗樣本,進行“投喂病苗”實驗,證明了這一病害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隨后,他的實驗團隊通過特殊技術完成病原的分離、純化和分子鑒定,最終確定“玻璃苗”病原為高致死性弧菌,其致死性比普通弧菌高百萬倍。
確定病原只是研究的第一步,選育出抗病害的親本,才可以有效防止“玻璃苗”病害事件的再度發生。為此,一場耗時近1年的對蝦親本選育研究又開始了。在突破重重障礙后,歷經數次的小、中、大型模擬實驗,研究團隊終于篩選出了抗“玻璃苗”病原的種蝦新品系。
楊豐說,新品系生產出來的蝦苗,對“玻璃苗”病原具有抗性,在高濃度攻毒后,即使出現病害癥狀,數天后癥狀苗種也會逐漸自行恢復。
他認為,“新品系對‘玻璃苗’病害的抗性很強,存活率達到90%,是對蝦育種科研上的重大突破。未來有助于廈門蝦苗進一步占據市場份額,提升廈門蝦苗品牌的影響力。”
政府扶持幫助
鼓勵水產新品種研發
截至目前,廈門擁有近70家蝦苗育苗場。2020年,廈門蝦苗產量4200多億尾,產值5.1億元。雖然面對海域退養的限制,廈門蝦苗企業有所減少,但我市蝦苗龍頭企業通過與在廈涉海院所聯合攻關,提升強化蝦苗種質,走“兩頭在內(即產品開發、市場營銷在公司總部)、中間在外(即生產制造在周邊鄉鎮)”的發展路線,讓廈門蝦苗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多年來,除了蝦苗,我市在水產品新品種的研發上不斷取得新成果。廈門涉海院所、企業作為第一種權單位先后獲得11項國家水產新品種證書,分別是廈門大學的西盤鮑、綠盤鮑、“東優1號”雜色鮑、“閩海1號”日本囊對蝦、“海泰1號”方斑東風螺,集美大學的“閩豐1號”壇紫菜、“閩豐2號”壇紫菜、“閩優1號”大黃魚、“金鱗1號”黃姑魚,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的“金蠣1號”葡萄牙牡蠣以及廈門鷺業水產有限公司的“鷺雄1號”尼羅羅非魚等;培育出“新榮騰”“百利”“龍程”“廈興龍”等現代種苗企業品牌。
這些成績獲得的背后,離不開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的扶持與幫助。此次聯合攻克“玻璃苗”病害的亞太海洋就承擔了2018年度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利用微衛星選育技術實現對蝦種業自主創新產業化示范”,項目旨在培育存活率高、生長迅速的本土對蝦品系,最終替代進口親蝦。
在同安,百利龍程“仔蝦繁育產業園”正在快速推進中。這一項目規劃建設一個集蝦的科研、試驗、示范、推廣、科普教育、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國家級良種(蝦)繁育基地。
據悉,廈門市海洋發展局還修訂《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明確牽頭獲得農業農村部組織認定的海水養殖新品種,可獲得一次性補助50萬元。此舉在于進一步鼓勵涉海院所、企業加大水產新品種研發力度。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