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我養的泥鰍還沒‘走’出夏道,就已經銷售一空了。”22日,延平區夏道鎮洋坑村村民魏光志看著一池塘泥鰍活蹦亂跳,樂呵呵地說。
去年5月份之前,魏光志還在苦心經營養雞場,飼養雞他花了不少精力,但是辛苦付出并沒有得到回報。雞價一天一變,讓他很是郁悶。
“村里正在組織村民飼養天然泥鰍,有沒有興趣加入?”一天,村主任余年弟找到魏光志。養泥鰍能賺錢嗎?盡管心里打了個大大的問號,魏光志還是決定試一試。
魏光志與合作伙伴對村里的30畝拋荒田進行改造,挖池塘、引山泉,撒下了約6000公斤泥鰍苗。和養雞相比,養泥鰍顯然要輕松得多。泥鰍喝山泉,吃微生物,并不需要下飼料。魏光志笑著說,只要雨天泥鰍沒有隨著水流溜出池塘,這飼養工作就算到位了。
很快泥鰍要上市了,由于天然泥鰍的飼養周期比用飼料養殖的泥鰍的周期長約半年,價格也高出許多,每公斤能賣34-36元,因為口感好,還沒有上市就已經售罄。
魏光志說,幾個股東已經達成協議,今年加大泥鰍的投放數量,從原先每畝200公斤增加至500公斤,爭取明年每畝效益達到1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