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品牌長青 通威之道
訪通威集團總裁助理、新聞發言人黃其剛
近三十年,從一個小型飼料加工廠發展成為年銷售收入達306億元的集團公司,一路走來,靠的是兩個字——品牌。“通威”,這個由飼料生產起家的農業品牌,如今以110.68億元人民幣的品牌價值連續八年入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且發展步伐仍在加快。“2011年四川公眾最喜愛的十大農業品牌”推選活動啟幕后,通威集團積極報名參加,這個業界的品牌巨頭在品牌打造和企業發展上都有哪些成功經驗,帶著好奇,記者采訪了通威集團總裁助理、新聞發言人黃其剛。
記者:四川農業品牌地位在全國處于什么樣的水平?
黃其剛:四川是我國傳統農業大省,農產品豐富且開發歷史悠久,像柑橘、特色水果、茶葉、馬鈴薯、蔬菜、食用菌、中藥材、油料等農產品生產區和產業帶是全國重要的生產基地。雖然四川農產品總量較多,但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農產品品牌較少,這不僅與產品優質化率不高有關,還與我省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有直接聯系,四川農業品牌效益發揮不夠,附加值不高,品牌對現代農業的促進與帶動效應都還有進一步增長的巨大空間。
記者:以你的業界經驗來看,農業品牌經營應如何突破“分散加工”這一瓶頸?
黃其剛:產業與品牌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沒有產業做依托的品牌,就沒有發展的根基;沒有品牌的產業,就沒有生命力,就難以做強做大。因此,我個人認為,我們在不遺余力地搭建農業品牌宣傳和市場拓展平臺的同時,還必須從根本上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進現代農產品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尤其還需要一大批像我們《四川農村日報》這樣的公眾媒體,多為我省農業發展和農產品品牌塑造鼓與呼,真正在我省打造一批在全國、全世界都有重大品牌知曉度、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的四川農產品品牌,讓我們本土的農產品真正走出去,創造更多更高的附加價值,從而促進我省農業的高效、高質、快速發展。
記者:通威集團在品牌的打造和推廣過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黃其剛:我們常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通威以優秀的品質和優質的服務,帶來的口碑和品牌效應,使通威近三十年的快速發展得以成功。九十年代中期,通威在全國布局了十余家子公司后,在繼續加快集團品牌建設、加大品牌投入的同時,進一步強化以技術、質量、服務為載體的品牌核心價值的建立上:相繼建成了一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一個亞洲最大的水產科技園,以及水產、畜禽等七大研究所,在國內行業中率先開通“800免費服務熱線”,每年500多位養殖技術專家對廣大養殖戶開展各種形式的技術培訓。
近年來,通威集團在不斷提升和鞏固“通威”品牌形象和聲譽的同時,全力挖掘并為集團各子品牌的打造做出了新的嘗試和努力。通威旗下“金卡豬”、“通威魚”、“通威美鮰魚”成為近三年來成都市民最喜愛的“成都味道”的標志性品牌。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強化了通威品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品牌促進和加速企業發展,目前,通威已擁有遍布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地區的110余家分、子公司,員工15000余人,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通威股份,年飼料生產能力逾600萬噸,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及主要的畜禽飼料生產企業,水產飼料全國市場占有率已達25%,連續18年位居全國第一。
記者:針對農產品品牌的建設,“通威”自身的發展歷程,都有哪些經驗可供大家參考?
黃其剛:通威在一步一步發展壯大中意識到,消費者是企業最大的利益相關者。企業一切工作的最終價值都要體現在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和對產品的接受程度上。因此,在通威,從生產、檢驗、銷售到售后服務的所有環節都要反復思考“如何為消費者服務,能否給消費者帶來更大利益”的問題,始終堅持“以消費者為起點,以消費者為終點”、“一切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價值導向,不斷創造需求、引導市場并滿足消費者購買愿望,才能長久贏得消費者贏得市場。
除此之外,通威今天100多個億的品牌價值是近30年扎扎實實做出來的,其間沒有捷徑。首先,通威在技術研發上的巨大投入,是保證通威品牌含金量的重要原因,通過研發的巨大投入,使通威能夠長久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更使通威獲得了品牌延伸的核心競爭優勢;其次,通威品牌的形成還得益于通威持之以恒的“追求卓越奉獻社會”的企業宗旨、“誠、信、正、一”的經營理念和清晰的企業利潤觀,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只有超過同行平均利潤水平的那部分利潤才是通威真正的利潤,而通威正是多年堅持這種健康、良性和對社會與公司三者利益兼顧的品牌建設理念,才贏得了社會對通威品牌的認可與認同。
記者:“通威”要想品牌持續深入人心,還需要做哪些努力?
黃其剛:通威雖然在品牌建設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們仍將嚴格按照我們明確的五年、十年中長期品牌發展戰略和實施規劃,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推進通威品牌建設和品牌管理工作。我們始終認為,企業品牌要深入消費者心中、要永續發展和經營,就一定要建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品牌文化。當企業品牌將承擔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時,企業品牌也就走上了成功的道路。近年來,通威始終堅持以一個成功企業的高度社會責任感,通過設立通威希望工程獎勵基金、中華思源·陽光計劃等公益項目,情系民生,飲水思源,用真情和愛心回饋社會各界的厚愛,在公益事業上的累計捐款捐物已超過2億元人民幣。目前,通威正瞄準“改善人類生活品質,成就世界水產品牌”的宏大愿景,堅定不移地發展飼料及水產主業,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全力打造世界級健康安全食品供應商。同時,通威正積極進軍太陽能光伏新能源產業,致力于打造世界級多晶硅生產企業和世界級的清潔能源公司。憑借于此,未來3-5年,通威集團銷售收入將達到500-800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