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6.1%,這已經是自6月份以來連續4個月CPI在6%以上了。在高通脹和全球經濟面臨再次探底的雙重壓力下,物價高漲,薪水微調,部分網友面臨著“被降薪”的尷尬,記者發現,在舉國“漲”勢一片的大背景下,有的海參企業價格卻依然保持堅挺,這其中有什么緣由呢?
方興未艾的海參行業電子商務
海參價格依然堅挺,海參真能脫離于CPI的大環境之外?當然,記者這里所說的海參銷售模式并非傳統商超、專賣店等,而是海參行業中正方興未艾的電子商務模式。
電子商務是人們賴以“戰勝”CPI的有力武器,現在CPI高企不下,除了與原材料、原產地成本有關之外,還與流通成本、經銷成本,更有進駐商場所需進場費、商場扣點等等多種因素不無關聯,君不見,大都市各大海參專賣店、各大商場超市海參價格直讓市民咋舌不已,而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給市民在傳統渠道之外又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一身輕”模式下的海參價格優勢
電子商務將成本優勢與品質優勢發揮到了極致,沒有傳統渠道“名目繁多”的眾多支出項目,“一身輕”的電子商務模式優勢凸顯。京東商城憑借著成本優勢與網絡優勢沖擊著傳統銷售渠道,而海參行業垂直型B2C宮品海參網購商城(www.haishen360.com )通過“廠家直銷+終端配送”的線上線下多點成面勢的銷售格局不僅給海參市場帶來耳目一新的氣息,也淘汰了助推海參價格走高的多種渠道因素,從而保證了海參價格的穩定。
“這是我剛買的一斤宮品金至尊海參,比我們家附近商場上那種要便宜的多了,現在物價這么高,逛一趟街就感覺好像什么都漲價了,不過還好女兒懂網購,很多家用品直接在網上買,你還別說,買回來的高壓鍋都比我以前買的耐用,還便宜,這家海參店也是女兒在網上給我找的,說口碑不錯,還是全國連鎖的,今天是我第二次過來了,”王女士家住上海市黃浦區,吃海參有幾個年頭了,記者遇到王女士的時候,王女士正提著一斤海參往地鐵方向走。“網上買東西就是便宜,只是我老了,學不會了,還是年輕人好,什么都是一學就會。”
可以說,網絡模式是讓海參消費者“跑贏”CPI的“東風”,在物價飛漲的年代,讓電子商務將消費拉回理性,通過網購的方式降低生活成本或許即將成為當下人們的現實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