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海大的胸懷與夢想的追問
發布時間:2012/2/6 10:19:25 來源:水產前沿 編輯:吳佩佩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一些關于胸懷與夢想的追問海大,會有多大?這可以看作是廣東海大集團(以下簡稱海大)對外開放的第一步。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些關于胸懷與夢想的追問
海大,會有多大?
這可以看作是廣東海大集團(以下簡稱海大)對外開放的第一步。
2011年12月28日,本刊受邀參加海大集團“2011年度服務營銷交流大會”。自2009年上市成功后,這家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并沒有就此打住,而是借助于資本的力量,開始了大張旗鼓的擴張步伐。海大集團發起的“服務營銷、產銷分離”等一系列行動對行業影響巨大,同時也帶來無數的討論和爭議。
無論你是否承認,但海大都是目前水產行業發展勢頭最為強勁的一家企業。根據海大內部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在其涉足的三大水產板塊“飼料、種苗、藥品”領域,飼料銷量達到350萬噸左右,并首次躍居國內水產飼料市場龍頭老大的位置,魚、蝦苗種銷售處于行業前列,微生態調水產品收入過億位居行業第一。
從當初成立到如今短短數十年的時間,海大所創造的成績幾乎成就了水產行業的一個傳奇。其中,技術和服務一直是海大發展過程中的兩把利劍。
技術
海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集團董事長薛華對于水產行業的深刻理解。在網上流傳的其撰寫的《海大中期規劃》中,他提到“養殖業是高度依賴技術的行業,從苗種——養殖模式及技術——飼料——疫病防控體系——加工流通全產業鏈來看,每一個環節都高度依賴技術,而中國水產養殖業的現狀是各個環節都存在巨大的問題和風險,苗種退化、養殖技術落后、生物防控體系未建立(濫用抗生素)、飼料技術薄弱帶來的環境污染等等,任何一個環節的惡化都會帶來養殖業的崩潰。”
或許正是基于對水產養殖基本面的判斷,薛華認為只有技術創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產養殖業所帶來的問題。
在他看來,產業鏈的數個環節:苗種、養殖、飼料、病害,尤其是養殖環節,如果通過養殖技術和模式的提升,水產養殖業潛力可以提升數倍,養殖瓶頸突破后由此所帶來的市場空間將無比巨大。
根據本刊了解,在2011年海大投入重要資源成立養殖技術中心,其主要工作便是對先進的養殖技術和模式進行研發。薛華表示,養殖模式、養殖技術的落后是目前行業最大的瓶頸。海大將集中資源在此有所突破,并力求在養殖技術環節達成全球領先,以支撐未來養殖業的發展。
服務
在海大發展過程中,服務是伴隨其成長的另一把利器。據本刊了解,自2006年開始海大便將自身定位成“服務型企業”,并展開了后來在業界頗受爭議的服務營銷,為養殖戶提供系列的技術服務。彼時行業對此無過多的關注,然而在數年后,海大服務營銷戰略的威力開始顯現。
這也直接推動了之后其他水產飼料企業主動或被動的一場大的服務轉型。盡管在許多人看來,海大目前的服務可能還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沒有真正地落地。海大董事長薛華在接受本刊采訪時也指出,海大目前的服務還存在很多問題,但跟水產行業現狀比海大服務仍然是非常領先的,而且還再持續地推進,更扎實的落地。
薛華向本刊透露,2010年公司已經開始在養殖板塊進行試點,到目前為止,已經在華中、華南、華東已經建了1萬多畝的養殖基地。“從2011年10月份開始,我們的團隊都要去基地輪訓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實際操作養魚養蝦,輪訓完再上崗。未來幾年這一力度會更大,整個一線團隊會持續回到養殖板塊來做養殖,只有懂得了養殖才能夠在真正在終端支持養殖戶。”
未來
據本刊了解,目前海大在水產板塊已經涉及飼料添加劑及飼料、苗種、藥品三大領域,加上其已經啟動的養殖板塊,其產業鏈體系的構建正逐漸完善。薛華表示,在上述四大領域的技術體系構建中,養殖和疫病防控技術體系還稍顯薄弱,接下來將集中資源加以突破,以打造圍繞養殖產業鏈的更加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
根據海大內部統計,2011年海大飼料銷量達350萬噸,但對于這一成績,薛華表示并不感到興奮。顯然這位海大掌門人心中還有著更大的愿景和目標。他在寫給海大員工的文章中,用了一段極其感性的文字來描述海大的未來:
如果幾年后,海大的飼料性價比更優、優勢更大;海大的苗種抗病力更強、生長更快;海大的養殖模式更加科學;海大的疫病防治體系更加完善;海大有數千人的專家在指導農民執行科學養殖方案,海大的養戶能獲得超出市場一倍甚至更高的利潤;海大客戶在養殖過程中不需要再用抗生素,食品安全,肉質更美!與此同時,海大的苗種會銷售幾百上千億尾,調水產品達到五至八億元的銷售,水產飼料達到幾百萬噸,養殖基地達到幾百個……那時候,我們的價值該有多大?
這是我們的夢想,是我們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夢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